今日觀察文字實錄-歐洲!歐洲!風雨中的歐元
    2010-05-24        來源:央視網

    債務危機蔓延,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4年來低點,持續貶值,拯救歐元話題火熱升溫,《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王小丫):這裏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危機當中的歐洲和歐洲經濟。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加劇,歐洲16個主要國家通用的貨幣——歐元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5月份第二周,僅僅一周的時間,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呢,就下跌超過了3%。從今年初到現在,歐元兌美元已經貶值了將近15%。歐洲兌人民幣匯率,也是一路下滑。那麼歐元下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走過了十幾年風風雨雨道路的歐元,未來的命運又會怎樣?今天呢,我們將對此展開評論。
    我們的兩位評論員是,前外匯局和中投公司的投資戰略分析師彭俊明,還有我們的評論員何帆。同時呢,您可以登陸新浪網、搜狐網、騰訊今日話題來發表您的建議和觀點,稍候呢,我們會關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呢,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近期歐元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的一些變化。
    本周是歐元遭受危機的一周。5月17號,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匯率持續走低,歐元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跌至1:1.2235,達到2006年4月18號以來的新低。不少投資者大舉拋售歐元。
    18號,歐元區成員國財長,向希臘撥付200億歐元的救助資金。市場本以為利好,會刺激歐元反彈,但當天晚上,德國金融監管局宣布,本月19號起,禁止對歐元區國家的國債,以及部分金融機構股票等,進行“裸賣空交易”。也就是説,禁止投資人在預期市場上證券行情下跌時,不借入證券,直接在市場上賣出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證券,賺取差價。“裸賣空交易”,是對衝基金公司喜歡的一種交易方式,但是會放大市場風險。市場人士認為,德國金融監管局的措施,再次令市場感到不安,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看淡。
    18號,歐元匯率再次下跌,1歐元已經只能兌換1.2160美元。5月初以來,歐元累積下跌6%。而今年以來,歐元累積下跌接近15%。針對歐元近來持續跌勢,歐元區成員國都在力挺歐元。
    讓克勞德容克(歐盟集團主席):我們堅信歐元是一種可靠的貨幣,歐元區過去11年,非常好地保持了物價的穩定,並且未來數年將同樣保持穩定,這是歐元的一大重要特徵。對于投資者而言,歐元是一項重要資産。
    德國總統克勒18日表示,對歐元前景有信心,指出歐元要長遠發展,就不能讓貨幣持續貶值。相信歐盟國家領導人所採取的措施,將會起到作用。
    主持人:我們看到在這個市場上呢,有很多人都在拋售這個歐元,但是這些歐洲各國的財長們在開會的時候呢,也是信誓旦旦的説,這個歐元是可值得信賴的。那麼我想請教一下彭先生,你覺得這個歐元呢,在最近的不斷的下跌的過程當中,對于這個國際金融市場有怎樣的影響?比如説像美元,黃金,石油有什麼樣的影響?
    彭俊明:首先第一個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最直接的一個影響,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就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希臘,它的國債價格大幅下跌,與此相反,就是很多資金就是流向美國,導致美國的這個國債價格大幅上升,比如美國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已經到了3.2%。那麼環境這邊呢,因為大家對歐元的信心不是很有信心吧,所以呢,金價,尤其是德國人,這個一買之後這個黃金價格漲得非常厲害,一盎司一度到過1239美元。那麼油呢,當然這個石油呢,因為是國際對世界經濟可能覺得歐洲這一下子有一些影響,所以就是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比如石油啊這個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然後與此同時股市也是大幅下跌。
    主持人:也是大幅下跌,這都是出于對這個歐洲經濟的一些……
    彭俊明:對。這種擔心。
    主持人:那這一係列的影響當中,我在想對于其他方面肯定還有一些連鎖反應,都會有哪些呢?
    何帆:我們現在看到整個,就是在5月初的時候,出現一個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動蕩,那這個根本的原因呢,就是歐元在市場上的表現不佳。那為什麼歐元在金融市場上表現不佳呢?是因為歐洲國家在這次危機中表現不佳。因為一開始希臘剛出問題的時候,本來是一個可以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是歐洲國家並沒有先去談論怎麼解決問題,先吵架,而是跑到大街上去吵架,那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知道希臘出問題了。然後呢,你看這個歐洲國家的反應,先説,不救,後來發現呢,不行,然後説救,救的時候呢,又“猶抱琵琶半遮面”,他還不告訴大家要花多少錢,最後商量來商量去,説大概拿這個400多個億,市場上覺得這個肯定不夠。所以,這個希臘的主權信用呢,又再次遭到下調,最後變成了垃圾級,那這時候開始慌了,説我們拿出來1100億來救希臘。可這時候葡萄牙的這個信用評級也被降低了。大家又開始擔心這個所謂的歐洲五國,所以這時候開始出現這個歐洲的穩定機制,拿出來7500億歐元來去救助所有這個,如果出問題,救助所有這個歐盟成員國。所以我們看在這個過程裏頭啊,實際上是越描越黑,而且是越救越慌,就是市場上到最後,已經對你不信任了。包括在這次,在7500億這個歐元拿出來之後,市場上暫時呢,有一個這個比較平穩,可是德國呢,又出臺了一個新的政策,説我現在禁止呢,“裸賣空”,就如果你手裏頭沒有證券,你不能這個賣空我,他本來是想限制這些投機,但是市場並不這麼看,市場上的看法是説,你之所以採取這麼嚴厲的政策,那一定是你自己心裏頭沒有底,既然你心裏沒有底,我就要逃跑得比你的更快。所以他政策的初衷是想限制投機,但在整個這個金融,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情況之下,你很難做得到,最後的結果反而是鼓勵了投機,所以我們看到在期間又出現了動蕩。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個小小的一個歐元,它的面值的變化呢,不僅影響到了歐元區的16個國家的三億兩千萬的人口,同時呢,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的影響呢,也是很大的。我注意到,今天呢,有一些朋友就給我們發來了一些漫畫,現在我們請兩位來跟大家解讀一下,這是第一幅,歐洲一體化。
    何帆:那這個呢,可能是反映了一部分德國人的想法。德國人覺得呢,他們在使勁的背著這個歐元,要往前走,但是你看那個希臘,已經是這個白頭髮了,但是還叼著一個奶嘴,就是一直要靠著德國這些國家,才能夠過上好日子。但是實際上啊,這些國家命運都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正是因為德國考慮得太多,出手太慢,所以才導致救助希臘的成本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大。
    主持人:再來看這一幅,這個是笑和不笑的兩張面孔。那個彭先生您給解讀一下。
    彭俊明:這個歐元它如果要是往上的,這個圈是往上這個表現,他就是笑,那麼如果往下的話,那是表示一個,是個苦臉的這個苦嘴的這個意思。歐洲人呢,可能這個苦臉的比較多,正好相對應的也是歐元的前景不好這樣一個情況。
    主持人:説句實在話,這個十幾個國家共用一種貨幣呢,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就意味著呢,任何一個國家在政治上,經濟上有一些不穩定呢,都會影響到這種貨幣,那麼歐元這十幾年以來呢,一直是這樣跌跌撞撞的,現在呢,我們就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
    1999年1月1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起動,並于1月4日開始交易。從歷史經驗來考量,歐元面世11年來,兌美元比價總體走勢,從問世開始,到2004年9月,歐元兌美元比價一直在1:1.23以下,換句話説,以周平均匯率來計算,歐元自問世以來,兌美元比價,有一半時間在當前水準以下。而在2000年10月29日,紐約匯市,歐元兌美元比價,一度曾降至1:0.8226的歷史最低水準。也就是説,即便今後幾個月,歐元匯率繼續下跌,甚至兌美元比價跌至1:1,也很難説,那就是歐元的世界末日,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見過更糟糕的情況。
    匯率波動放在一邊,再説説制度缺陷。單一貨幣歐元,使得歐元區國家,緊密聯在一起,這有利于內部貿易和結算,但各自為政的歐元區各國經濟,一旦有一個薄弱環節被突破,整個歐元區都將受到影響。歐元區貨幣政策決策權,集中在歐洲中央銀行,財政政策決策權,又分散在各個成員國。這種制度安排本身,就對歐元構成不穩定的因素。隨著希臘債務風險的持續發酵,歐元的這一先天不足更明顯暴露出來。對不少經濟體而言,如沒有進入歐元區,本可以通過本地貶值,下調利率,甚至增加貨幣供給等方法,刺激經濟增長,推動出口,增加財政收入,緩解財政壓力。但在貨幣主權已經讓步給歐元央行的情況下,像希臘這樣承受債務壓力的國家,失去了貨幣政策這只手,只能通過財政政策進行調控。去年歐元區整體財政赤字,對經濟佔比達到了6.3%,政府債務佔比達到78.7%,已經超過3%和60%的歐盟上限。僅從這兩個財政指標觀察,歐元幣值就存在向下調整的要求。
    主持人:其實這個歐元的一路走來的跌跌撞撞,還是有讓人比較興奮的地方,比如説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呢,歐元從這個蹣跚學步,到發展到能夠與美元抗衡,其實這個也是讓大家對于這個新的一個金融結構呢,充滿了希望的這樣的一個格局。那麼這十年來,它之所以這麼磕磕絆絆地往前走,原因有很多,能不能請兩位評論員給我們分析一下,一二三,替我們梳理一下。
    彭俊明:那麼我首先分析一下這次歐元下跌的這個原因。我首先可以講這麼一個故事,大概是在2007年的這個耶誕節的時候,我正好是在紐約,外派在紐約工作。那麼我在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上發現歐洲人人滿為患的感覺,那麼後來問他們為什麼在紐約這個第五大道上這麼熱衷,他們告訴我,那個時候他的歐元能夠換到很多的美元,所以他買這個第五大道上的很多商品,尤其是一些奢侈品,覺得非常便宜,所以他們很興奮。有些人本來是到美國紐約是度這個聖誕假的,結果變成了購物了。所以呢,這裏面就是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歐元匯率高估了。那麼我現在從這個很多的這個模型當中能夠看到,就是我認為這個歐元兌美元它的這個均衡匯率可能最多也就是1.2左右,那麼你想一想,2008年的時候,還有這個2009年的時候,歐元就兩次,一次是1.6,到過1.6,一次是到過1.5。那麼這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技術上,也是一個雙頂的這個狀態,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做空的一些資金,尤其是看到技術上,是一個趨勢性的這個走勢出現。
    主持人:那這張圖表應該怎麼來解讀呢?
    彭俊明:我們可以看到,2008年大概是在六七月份的時候,那個歐元是在最高點,1.6附近,那麼2009年呢,這個大概是在這個11月份的時候,它是一個1.5這個高點,那麼這個很明顯的就是一個,一個雙頂的這個形態。如果我們最初看到2001年的時候歐元最低是在0.82,所以這個時候,很明顯過去這個歐元這個上漲的幅度大家認為過高了。
    主持人:也就是説根據這張圖表我們能得出一個就是歐元其實上漲的幅度是太過了一點了,太高了一點?
    彭俊明:對,如果是均衡匯率1.2來講,那麼到了1.6,是屬于超調了。當然了這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時候,國際市場懲罰的是私人部門,還有一些這個金融機構,這個高負債。這次懲罰的是公共部門這個高負債,所以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那麼這個歐洲幣制的不穩定,一方面有過高估值的一個因素,還有其他的哪些原因呢?
    何帆:歐洲之所以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呢,是因為它先天就不足。所以它協調能力啊,在先天上就有缺陷。
    主持人:注定它要跌。
    何帆:對,它在加入的時候就有缺陷,然後進來之後包括它這個風險的防范,救援的機制也都有問題,退出機制也有問題。它加入的時候是比較嚴格的,跟徵兵一樣,你得身高是多少,體重是多少,都要求很嚴格,但是徵進來之後,就不管了。所以我們看到,有的人呢,他可能比較自覺,那麼他天天出操鍛煉身體,有的人就躺在軍營裏面就喝酒睡大覺了,你像希臘這些國家,他一直以來呢,他的財政赤字就比較嚴重,可是一直沒有一個預警機制,沒有人給他處分。那等到最後事態實在是不行,出現危機的時候,大家要去救援的時候,等該掏錢了才想起來,還得開個會,討論討論誰出多少,所以這時候呢,就帶來這些問題,就使得這個歐洲,就好比你建一個房子,你建完了之後才發現,你這個房子裏頭啊,既沒有煙霧的探測器,滅火器也放得不夠,而且放到什麼地方也找不著,而且真正出現火災的時候,發現緊急出口沒有,你沒辦法退出。所以這個時候呢,我們看到有一係列在體制上的問題,所以使得歐洲在協調的時候啊,經常出現有一些行動比較笨拙。
    主持人:我們也看到,歐元的持續走軟呢,那麼對于歐洲來説,特別是對于歐洲的産品來説呢,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呢,它可以提高了自己産品的競爭力。但是呢,也有一些投資人士呢,就放言出,説未來的十年當中,可能這個歐元啊,就消失了。那麼歐元將來的走勢會如何?歐元對世界經濟會又有怎樣的影響?稍候繼續我們今天我們的評論。
    誕生11年的歐元,時下為何步履維艱?經濟走軟,歐元區能否走出困境?《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我們看到歐洲的債務危機呢,讓歐元遭到了重創,那麼各大媒體呢,對此也是非常的關注,一起來看看媒體各方的評論。
    危機當頭,《德國圖片報》近日在希臘採訪的時候卻發現,希臘人的享樂天性,一點沒變,一位正在泡吧的希臘人對記者開玩笑説,別告訴默克爾,我們正在享受呢。節儉的德國民眾,早就無法忍受政府花錢去拯救那些揮霍無度的希臘夥計。3月初,《圖片報》給希臘總理帕潘德裏歐寫了封公開信,建議希臘人學習德國人的工作方式和職業素質。人們一直工作到67歲才退休,公務員沒有14個月工資。
    在希臘人和德國人打嘴仗的時候,英國《金融時報》在一旁一針見血的指出,希臘債務危機讓人對歐洲的團結心生懷疑。整個歐洲的貨幣聯盟賴以生存政治信任和共同扶持機制轟然倒塌。一係列事件凸顯了歐元區領導層的無能。今年或明年全球就將出現一場貨幣危機,導火線就是歐元和美元。歐元這個貨幣在未來十年內,將不復存在,這是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對未來歐元命運的判斷。此前,他認為歐元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美元的替代貨幣,但上周歐盟通過了巨額救助方案,解決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成員國債臺高築的問題。羅傑斯説,這就等于把有本事的人賺來的錢,去倒貼無能的人,然後告訴那個無能的人,你現在又可以和有本事的人競爭了。
    高盛集團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奧尼爾卻沒有那麼悲觀。他指出歐元區國家政府需要利用這次危機,作為修正政府管理機制的機會,有關歐元崩潰的説法是十分荒謬的。他預計,歐元的跌勢即將結束。
    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當初接納希臘進入歐元,現在看來,條件並不算成熟,而容忍已經加入歐元的國家,不遵守《穩定與增長條約》,則更體現了政治家的僥倖心理,以為經濟規律不會真的就來威脅歐元。而歐元區的前途,則最終取決于政治決定能否遵守經濟規律。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這個,有一些媒體甚至有一些專家呢,對于這個暢衰歐元是非常的高調的,比如説美國的這個著名的學者馬丁菲爾德斯坦呢,他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呢,就極力的要暢衰這個歐元,兩位評論員你們對此怎麼看?
    彭俊明:我覺得這個學者暢衰,有可能是自己的一些學術的觀點,但也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市場上的利益集團,可能就是雇傭了大量的這個分析人士,雇傭了一些這個政治的利益團體,在歐洲的政壇上去遊説,去搗亂,其實是為了他自己去做空,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可能的。那麼第二個呢就是我覺得呢,歐洲呢在這個過去數十年,追求的是政治利益的這個一體化,所以目前這一次是一個波折,還不至于到了一個這個歐元這個崩潰的這麼夭折的這麼一個狀態。我記得前幾年歐洲這個,歐盟的《共同憲章》,它的通過也是非常的不順利的。那麼實際上這次的這個調整呢,是一個正常調整,剛才我們也分析了,歐元本來就高估了嗎,那麼這次調整可能快了一點,那麼我們實際上可以看到,在這個2001年的時候,歐元最低在0.8幾,那麼這次還在1.2呢,所以還早著。那麼再看到七八十年代,這個歐元的指數,那麼它實際上是0.7幾,所以這個我們來看,實際上還並不太表現在歐元就會崩潰的這樣一個看法。
    主持人:這是一個正常的調整,只是速度快了一點。
    彭俊明:對,只是速度快了一點。
    主持人:何帆你認為呢?
    何帆:看空歐元的學者一般都是美國人。美國有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説,就是當年英鎊危機爆發的那一天,他到美國的國民經濟研究所去上班,他説那一天啊,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興高採烈的經濟學家。就一聽到這個歐洲出問題,都在那裏興高採烈。當我們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盡管有很多暢空這個歐元的説,歐元區馬上要分崩離析了,包括説,説希臘你要是退出可能更好,因為你,你就可以自己就貶值嘛,你就沒有這麼多麻煩事了。但是我們看這個退出的代價其實是很大的。現在歐元區這16個國家呢是16個兄弟姐妹呢,同在一個屋檐下,你要要真是讓他們分家的話,我估計這個代價會很大,分家之後每個人都得買自己的房,現在這個房費又這麼貴,我估計,我個人判斷,這個分家是很難的。但是住在一起能不能夠住得很幸福,那還是要看歐洲的這個大家庭,要做出更多的改革。包括我們現在看到,歐洲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新的這個改革的建議,比如説建立歐洲的貨幣基金,包括比如説這個是不是能夠把大家的債券,全部統一到一個統一這個歐元債券,甚至還有提議説要有一個歐洲統一的這個財政政策。那我的判斷呢是可能,這場危機不僅不會讓歐元的這些國家走得更遠,反而可能會讓他們走得更近。
    主持人:好,現在呢我們就這個問題再來聽一聽特約評論員有著怎樣的觀點和建議。
    孫立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如果説要歐元不崩盤,那麼我們講一開始,歐元區在進場的時候,它的準入的條件和加入了歐元區以後,對它的國家政策運作的監管,應該要保持到位,否則的話,就造成它第一個元素被綁架了,那麼第二個元素就是它的貨幣政策,現在看來歐元要保持這個貨幣,成為世界的貨幣,保持它的穩定,確實是它得盯住通貨膨脹,那麼剩下來的就是,要防止國際資本市場,對歐元這種貨幣體係,套利投機的行為,所以現在看來,歐元區一開始形成這種貨幣機制的時候,它就有一個未來陷入三元悖論的缺陷。
    沈中華(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係教授、臺灣金融管理學會理事長):歐元當時要成立,德國出力最多,那麼現在裏面的小國,希臘,還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這些也跟著要出事,那麼德國它作為歐元的創始者,它到底要不要救,其實它面臨著很大的掙扎,如果它不去救,那整個歐洲歐元區可能就會面臨著一個崩盤的結局。它心理上還是不希望歐元區倒,所以它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援助1600億歐元,那麼這個數字要求是每年5%的利率,可以説是非常非常的高,可見德國畢竟不希望,歐元區走到滅亡的一條路,所以我相信德國會盡他最大的努力,來挽救歐元區。
    主持人:其實我們注意到,就是最近這一段時間,歐元對人民幣的這個匯率呢,也在下跌,而且是目前已經破9了,進入了8的時代了。其實我們知道這是創下了2007年這個匯改以來的一個新低,一個最低點了。歐元貶值呢,我們可能會想到今後去歐洲旅遊啊,或者購物啊更便宜了,更方便了,但是呢,我們國家的這個商務部的發言人姚堅呢,他是這麼説的:歐元走弱會讓中國出口的企業承擔更大的成本的壓力。我們現在要請兩位來給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歐元走弱會對中國的企業以及中國的這個經濟有怎樣的影響?
    彭俊明:這個歐元走弱,其實就是意味著美元走強。那麼實際上是人民幣隨著美元一塊,對歐元甚至對一些其他的貨幣,比如歐元一起走強。那麼當然對我們的這個企業出口這個確實是不利的;那麼第二個呢,實際上對中國的這個對外投資影響也非常的大,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是很多的,是2.5萬億左右,那麼在這樣的這個外匯儲備這麼多裏邊有相當的比例是歐元,所以歐元如果要是這個大幅下跌的話,那麼對我們來説,可能是一次機會,也有可能是一次需要我們去維護我們的利益的這麼一次這個事件。
    主持人:維護我們的利益怎麼來理解?
    彭俊明:就是因為歐元下跌了,那麼我們這個外匯儲備的資産,可能就意味著在這一塊是縮水了。
    何帆:從區域貨幣合作的角度來看呢,歐洲其實是我們,包括其他東亞國家的老師。從貿易的角度來看呢,歐洲是我們的夥伴,因為現在歐洲呢,是中國出口的最大的市場。從學生的角度我們不希望老師最後會失敗,從夥伴的角度,我們也不希望看到歐洲這個夥伴呢,最後會陷在衰退泥潭。所以我們現在呢,是一方面從歐洲這次的危機呢,我們會吸取教訓,包括比如説我們在推動東亞的貨幣合作的方面,我們可能會更加的謹慎。那麼另外的方面呢,我們也希望歐洲能夠例行結構性的改革,好盡快走出這個衰退,那麼在這個時候呢,包括中國在內……

  相關稿件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歐洲:蔓延中的債務危機 2010-05-21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新政滿月 觀望中博弈 2010-05-20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小産權房路在何方? 2010-05-13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綠色經濟:氣候與利益平衡 2010-05-12
今日觀察文字實錄-造城的衝動 誰來懲罰? 20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