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加快推進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
    2009-11-16    作者:李己平    來源:經濟日報
    吉林省正在推進的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規劃提出,用五年左右時間,使吉林省糧食生産能力提高100億斤以上。今年吉林省戰勝了多年不遇的伏旱,糧食産量仍將大大超出500億斤,“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這個商品糧輸出大省注入了新的動力。一年多來,各級政府的投入撬動了民間投資,百億斤商品糧增産工程鼓舞了農民的幹勁,特別是在乾旱嚴重的吉林西部,昔日少人問津的鹽鹼地如今成為農業開發的熱土。
    “美麗的嫩江水啊,走過了幹渠,穿過了橋梁,流進了我的稻田……家家奔小康啊。”這是一首即興歌曲。唱歌的是58歲的吳煥志,白城市鎮賚縣五棵樹鎮徐家村人,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去年他在土地整理地塊開始嘗試旱田改水田,今年漸入佳境,3公頃多試驗田地,每公頃都能打1萬多斤。
    《規劃》建設的十大工程共有29個項目,截至2009年9月底,已開工建設25個項目和4個現代農業示範區,累計到位資金83.16億元。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引嫩入白工程中白沙灘渠首泵站及52.4公里輸水總幹渠全部完成並實現通水;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在10月31日成功截流;大安灌區,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初步告捷;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工程,已建成示範基地200萬畝。
    一批續建項目進展順利:黑土區治理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938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3平方公里;生態保障工程中的農防林更新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億元,已完成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18萬畝。 
    新建項目進展較快:中部引松供水工程,扶余、松城灌區開始實施;良種培育和推廣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000萬元;生産技術集成、病蟲草鼠害預防、空中雲水資源開發、生態保障工程中的生態移民項目、濕地補水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
    為轉變傳統的糧食生産和經營方式,走統籌協調、集約創新發展之路,切實把糧食生産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科技進步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吉林省結合《規劃》實施,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建設標準,決定建設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全程農機化和農業科技四個示範區。通過示範區建設,引領和加快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進程,進而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如節水示範區在乾安縣建設的360公頃玉米膜下滴灌項目,玉米每公頃株數由4.5萬株提高到5.5萬至6萬株,灌溉水利用率由30%至40%提高到60%至80%。
  相關稿件
農産品加工成吉林第二大支柱産業 2009-11-13
吉林旅游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2009-11-12
廢除終身制 吉林客運線路資源管理的新探索 2009-10-28
吉林通化:醫藥冶金食品三大支柱産業初具規模 2009-09-22
吉林汽車下鄉:農民購車補貼見“現錢” 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