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中國2009年上半年中國輿情報告
    2009-11-03        來源:經濟參考網

    曾經有人説,媒介即資訊,就是説一項新的傳播技術降臨到這個世界,將改變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這一點我們是深刻地體會到了。網絡是一個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技術革命,它為我們帶來很多福利,帶來很多驚喜,但同時也帶來很多麻煩,這種麻煩造成了壓力,甚至危機。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解鈴還需係鈴人”。一個老虎脖子上面的鈴鐺,誰能把它解下來?如果貿然有一個膽大的、出生牛犢不怕虎的人,估計會被傷到,只有把這鈴鐺係上去的人,才能夠把這個鈴鐺解下來。同樣,用這句話去解讀網絡時代,引導、調控新技術造成的困惱,其實完全可以用新技術本身加以解決。
    全國輿情監測平臺基于第三代語意搜索技術,實現對于網絡輿情的監測評價和預測。這個係統具體能做什麼?
    監測輿情熱點在全國的空間分布,然後進行網絡的話語主題的分析,即它有哪些主題,它們之間匯總情況怎麼樣;可以對每個熱點進行流量分析,以及某一時間節點上的流量分析;還可進行相關的、一個主題之下的詞匯分析,讓你了解在這個主題下人們都在議論什麼,議論最多的是什麼;還可以進行正負的情感判斷,總結正與負的意見,比如説有十萬個、一百萬個跟帖,閱讀起來要看很長時間,但是我們的係統用幾分鐘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持有讚成意見,多少人持有不讚成意見;還可以進行相關詞的關聯分析,比如提到劉衛東教授,人家説大帥哥、很智慧、很有水準,這樣一些詞跟“劉衛東”聯繫在一起,我們就知道,你是這樣看劉衛東的。這個係統可以把一個關鍵詞和它的關聯上下遊的詞匯聯繫在一起,以呈現出對它的輿情評價。
    實際上進行網絡輿情監測的時候,有一個網絡輿情指數評價體係。我們每個月度都發布輿情通報還有專情分析。
    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前四個月能夠引起社會關注的重大輿情事件(輿情熱點指數超過60分的,滿分100分)每個月約為16個到17個,而5月份上升到31個,這是一個社會緊張度提升的明顯標誌。6月份和7月份都是二十多個,這個數字在高位徘徊,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社會緊張度本身在進一步提升。
    監測顯示,1至6月份超過85分的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共有13個,85分以上的是受網絡高度關注、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一類事件。按照我們對網絡輿情的評價,今年上半年,90分以上的警戒事件佔4.1%,80到89分的“橙色”警戒事件佔28%,70到79分的“黃色”警戒事件最多,佔到近40%,“綠色”警戒事件約佔30%。人們在網絡裏熱鍵直指的責任在哪裏?最主要的就是公檢法和城管,由此看出城管恐怕是一個在公權力使用方面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還有就是政府官員違法亂紀行為。上半年主要是公信力事件引起很多非議,民生問題在兩會期間議論較多。
    具體來説,在關注到的主題中,政府是第一位的,然後是外國職能部委、公檢法係統和央企。以行政級別劃分,中央級別最多,其次是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特大型的城市,再次是地市級城市,縣以下城市和省級城市輿情相對比較穩定,部委涉及到的有限。引起人們熱議的,進而成為最重要的社會議程的,以負面資訊為主,達到72%,也就是説將近四分之三都是由于負面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中性資訊佔20%,正面資訊很少,僅佔到7%多一些。
    中國從1949年之後,基本上都是黨和政府通過媒介來設置社會議程,老百姓關注什麼議論什麼,幾乎就是黨和政府設置主題。但是網絡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局面,以2003年孫志剛事件作為代表,“草根”自設議程成政治生活當中很重要的新現象。這樣的新現象今天佔據了多大的地位?我們説黨和政府控制的傳統媒介仍然佔有最主要的地位,平均100件事件當中其設置的數量佔三分之二,這個紅色的部分是屬于政府的議程設置這樣的數量的規模,但是我們看到,“草根”自設的議程成為最終的社會議程的也已經佔到了33%,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值得嚴重關注,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我們過去在進行輿情控制的時候,常常關注那些最重要的影響力最大的媒體論壇社區,但是我們從上半年的熱點事件的首發論壇檢索可以查到,43%的最終引起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的原帖,都發布在市級和市級以下的論壇社區裏面。
    一股重要的力量是網絡搬運工,他們把這些市級以下影響力很小的論壇上的內容,搬到具有很大影響力、流量很大的社區或者論壇、部落格上面,這兩者間的配合,形成了巨大影響力。所以,對于網絡搬運工和市級以下論壇的監測,應該成為未來網絡輿情監測特別重要的一個部分。
    今年上半年,所有熱點事件從發生到解決,平均受關注時間為17天,絕大部分在2周以內,也有一些事件時間拖的比較長,像“周老虎”事件拖了兩周以上,這種比較少見。時間拖的越長,社會危害度越大。
    此外,意見多元性的分布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當意見多元化的時候,意見彼此之間可以相互平衡、抵消。
    其實,我們不怕議論紛紛,我們就怕只有一種聲音。只有一種聲音的輿情,實際上對于社會的衝擊力,對政治的震撼度是很高的。因此,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意見的多樣化,而是意見單級化。今年,社會熱點事件的意見單一化程度很高,只有一種意見的可以佔到所有網絡事件的50%,這是很高的數字,具有兩種意見的事件佔到37%,三種和三種以上意見的加在一起不超過10%,這説明我們在輿論調控方面基本處于失控狀態。平衡性意見不夠多,這是一個發現。
    2009年上半年,我們對各類熱點事件的熱度排行榜進行分析,傳統媒介的關注順序排在第二位,新聞網站的關注體現了網民“草根”關注熱度的排行榜。這些排行榜之間的不同,恰恰體現了官方關注的跟草根關注的重點之間的錯位。如果這種錯位太大,這個社會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分裂。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輿情研究所所長)

  相關稿件
胡智鋒:多維度觀察《今日觀察》 2009-11-03
張銘清:寄語《今日觀察》 2009-11-03
劉衛東:解析央視《今日觀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9-11-03
《免費》觀察二三事 2009-10-10
人民幣購買IMF債券後續運用有待觀察 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