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和生産性服務業等産業最受關注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昨日在參加第13屆京港洽談會時&&,北京市將圍繞生産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城市建設管理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和不斷加強與香港的交流與合作。他説,多年來北京與香港秉承優勢互補、共創繁榮的宗旨,創建了城市間合作發展的有效模式。北京與香港今後將進一步貫徹落實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政策,加強上述四大領域合作。 為期兩天的第13屆京港洽談會以“科技振興經濟,創新促進發展”為主題,京港兩地政府、企業界人士將圍繞金融、文化創意、醫療衞生及城市管理等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探討。 內地成香港設計主要市場
在文化創意産業交流合作洽談會上,工業設計成為洽談會的惟一主題。香港工業設計師協會會長植觀賢&&,內地已經成為香港設計非常大的市場。 “設計是首都城市綜合品質提升的牽引力量。”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過程中,無論是城市形象、環境規劃等宏觀層面,還是色彩系統、標識導引系統等城市視覺傳達體系,乃至交通、環保、公園、街區、廣場、城市景觀等細節,都需要優秀的創意和科學合理的設計。 陳冬亮&&,截至2008年底,北京已經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488億元人民幣,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相當於中等發達地區的水平。隨之而來的廣大市民的要求更高,在“衣、食、住、行,育、樂、康、游”新的八大民生行業發展中,特別需要發揮設計的作用。“設計含量”將成為衡量産品和服務的新的評價基礎指標。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設計産業産值已超過800億元人民幣,産業發展呈現平穩的高增長態勢。目前,北京擁有各類設計院所和設計公司2萬家,從業人員25萬人,有各類設計專業的院校112所,在校學生3萬餘人。 “一直以來,香港設計沒有本土市場,主要進行出口。”植觀賢&&,此前設計方面的出口主要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如今,內地也成為香港設計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幾年,香港設計師會更多地開展跨境工作。 港商看好北京巨大消費潛力
在“京港兩地企業家交流圓桌會議”上,來自兩地批發零售領域的部門領導、百貨商場代表、品牌發展商就“香港企業如何更好開拓內地市場”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港商在內地業務呈多元化趨勢。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周啟良&&,“以前大部分香港企業來京投資房地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港商開始關注內地零售市場帶來的新機會”。 據北京市商務委統計,目前在北京的香港品牌店、專賣店已經達到438家,佔全市境外來源品牌店的55%,越來越多香港品牌得到市場認可,為豐富京城消費者選擇、塑造品牌形象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進入全球500強的42家國際知名零售企業中僅有14家進入了北京市場,即便如此,商品品牌也不夠齊全,上市周期也滯後國際流行時段。而香港則擁有國際上80%-90%的國際品牌。因此,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李薇薇&&,非常歡迎香港的一線品牌和大型商業品牌進入北京,填補北京高端消費市場的空白。 1996年北京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不到1000億元,去年則達到4589億元,儘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北京前三季度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也已達到3861.7億元,同比增長15.1%,因此據預測,2009年全年這一數字突破5000億元已不成問題。香港恒達集團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純娟在提到北京市場的吸引力時&&,隨着北京居民收入的增加,對産品的品牌和品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這一點上與國際市場已無太大區別。巨大的消費潛力和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眾多香港企業看好北京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