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説透明的信息是貫穿輕公司的經絡與血脈,那麼一個開放性的&&就是輕公司的控制中樞。在這個開放商業&&之上運轉着的生態系統,就可以看成是輕公司向外界所能散發出的能量場。在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商業生態系統之爭。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正在破滅的時候,一位美國的投資者以挑釁的口氣向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發問:“你能告訴我,我擁有的你們的股票到底是什麼嗎?”實際上,這位投資者已經對連續虧損了6年的亞馬遜完全失去了信心。在亞馬遜1995年成立以來的那6年間,亞馬遜共虧損了15億美元。
貝索斯的回答令人驚訝,他非常鎮定地説:“你所擁有的是一個電子商務的孵化器,可以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更便宜和更快地幫助你啟動你的公司。”在10年前,貝索斯的回答着實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
接下來,亞馬遜又連續虧損了2年,公司股票也從100美元一度跌到了6美元,貝索斯在既有歡呼又有責難,甚至還有亞馬遜死刑判決的混雜聲中挺過了那艱難的8年,在第9年他終於迎來了盈利。
現在,在全球電子商務領域,亞馬遜已經成為了絕對的領頭羊,2008年獲得了近20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並且他們已經獲得了一批別的電子商務企業所沒有的新客戶。
這批客戶不是基於互聯網交易&&的商品買家與賣家,而是那些想通過互聯網從亞馬遜租賃計算能力——包括數據處理到數據存儲等功能的公司們。這批租用亞馬遜基礎設施來處理自己業務的企業用戶總數超過了40萬,其中有互聯網的創業型公司,也有《紐約時報》這樣的老牌公司。
雖然亞馬遜從不生産電腦和硬盤,也不會向企業出售軟體,但現在,亞馬遜開始為企業提供計算服務,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一直認為,亞馬遜已經在自己內部建立了龐大的IT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包括數目龐大的服務器群,存儲硬盤等。既然自己的IT能力建設如此之強,那麼亞馬遜除了在滿足自己&&基本的交易業務之外,也可以向公司之外的其他組織提供這種基礎設施與計算能力的服務。這等於是把自己強大的IT能力輸出給了別的小公司,成為了其他公司開展互聯網業務的孵化器。
比如全美第二大零售商Target將互聯網銷售的全套流程——從建立網站到後&物流、接單等全部外包給亞馬遜,這類名為“Power By 亞馬遜”的業務,已經成為亞馬遜新的盈利增長點,它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輕鬆拓展互聯網市場。
這與10年前貝索斯的回答完全相符。
其實,自從貝索斯1995年下定決心辭掉華爾街的工作踏進互聯網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判定好了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方向——開放——開放的心態,開放的技術,開放的模式。亞馬遜發展途中的一系列舉措至始至終都未偏離這一點。
1995年亞馬遜首次鼓勵顧客在網上對購買商品作出評論,一些供應商無法接受對自己的産品的負面評價,轉而責問貝索斯“會不會做生意”;而後,亞馬遜又推出了Instant Order Update的服務,可以在顧客下訂單的時候提醒顧客某一件商品他已經買過了,這在某些人看來,簡直是“有錢不掙”的傻帽兒;2001年起,亞馬遜開始為零售商Target、玩具反鬥城以及Gap公司做技術服務,在當時這也被看成是亞馬遜在為競爭對手做嫁衣裳。對此,貝索斯的回答都是一句:“從長遠來看是有利的”。
在貝索斯的商業判斷裏,他至始至終的認為一些東西是很難改變的,比如:在今後十年裏,人們仍然喜歡價格低廉的商品,人們仍然喜歡快速的遞送方式,人們仍然喜歡多樣的選擇……剔除這些穩固的要素,貝索斯認為最大的變化就是技術,而他要做的就是以開放的姿態將技術應用於自己的服務中,並將自己擁有的技術能力結合服務開放給他的客戶們。
“我們每天都捫心自問,我們能夠為我們的出版商與我們的商品供應商創造什麼樣的價值?為什麼他們不直接向客戶出售産品呢?我們要怎麼樣來為這些供應商增加價值呢?如果你不能增加價值,你在整個商業領域就無法佔據一席之地。”當然,這些答案就是將自己在互聯網上的各種能力開放出去。
保持對技術的敏感與持續的投入,亞馬遜打造了一個先進的互聯網&&,而且還把這個&&的計算能力與積累到的數據都開放給了更多的對象,這就使得亞馬遜拓展了自己的商業疆界,借助所有合作夥伴之力,構築了一個超級龐大的商業生態系統。
亞馬遜的發展之路昭示了企業未來的方向,即建立一個開放性的&&,通過開放數據和接口,與合作夥伴形成動態的利益聯盟。在為所有合作夥伴創造價值的同時,這個開放性&&也擁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如果説透明的信息是貫穿於那些輕公司的經絡與血脈,那麼擁有一個開放型的&&就是輕公司承接信息及匯集資源的控制中樞。
新利益聯盟
IBM全球高級副總裁琳達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