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免費的Google文檔,借助免費的Linux操作系統,在當地一家咖啡館通過免費的wifi軟體上網,克裏斯 安德森就是這樣寫出《免費:商業的未來》這樣一本暢銷書的。而讀者也可以在《連線》雜誌網站上免費聽到完整版的音頻書。在安德森的長尾網站上你還可以找到免費的電子書。安德森肯定是説到做到了。 實際上,《免費》算不上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運用免費策略的商業著作,更像是一篇有關“免費”歷史和心理的經濟學論文。這是在“魔鬼經濟學”領域,你有可能讀到的最引人入勝的經濟學著作。 安德森深入研究了現代“免費”的歷史,回溯到20世紀初期吉露牌果凍的免費食譜。“免費贈送某件産品以便出售另一件”,他寫道,從而界定了“賠本促銷”的概念。安德森描繪了“激進定價”向現代數字經濟的演進歷程。他用基本經濟理論展示了軟體、音樂和其它數字産品如何從實際價格降為在線零定價。當分銷成本為“零”時,價格也會隨之變化——無論産品銷售商是否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互聯網帶寬是免費的……收費的情況少之又少。“當你使用Facebook 提供的服務時,沒有計費器……維基百科也不會向你收費,”安德森寫道,他認為存儲空間和帶寬成本下降的非常快以致無法對其進行計算。
在你運用免費這一商業模式過程中總會出現起伏。你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從而確定對你的公司或業務而言何種行動最有效。你還必須在項目開展不順利的情況下適時做出調整。今天成本還相當高或價值很大的産品明天也許就變成了免費品。
安德森認為,數字內容走向免費這一經濟學論點是基於市場變化基本上與價格走勢保持一致。安德森舉了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例子,該公司打開了晶體管市場,做到這一點不是按照成本價對銷售晶體管進行定價銷售,而是以打敗真空管競爭對手為目的定價銷售自己的産品,而且他們認為規模經濟遲早會為公司帶來利潤。
安德森需要這一論點,因為他清楚在線推出産品或服務的成本並不是零——但依據摩爾定律,在線産品或服務的成本變化正趨向於零。他認為市場本身就具有某種“魔力”,它使價格走勢與自身變化保持一致。這似乎與國際商業模式相符合——直到最近這一模式仍然是“讓我們先推出一項産品或服務,如果它很受歡迎,那麼我們就會找到如何在下一年靠它贏利的方式”。
安德森認為,在2008年秋天,這已經不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且這也是《免費》這本書實際上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之處。如果經濟法則規定所有信息都應當是免費的(引用斯圖爾特 布蘭德的觀點——安德森用一章篇幅專門講述了這一歷史時刻),那麼我們每個人又該如何賺錢呢?
儘管安德森提供了大量圖表支撐他的大多數理論,本書的某些章節仍比其它章節更難理解。他直接討論了報紙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馬爾科姆 格拉德維爾在《紐約客》上發表的一片措辭嚴厲的評論中對此提出了質疑。當“免費”與事實情況(“免費”的歷史演進和心理特性)相符時,安德森的觀點就最有説服力。
就連續性項目而言,免費贈送某件産品或服務,但存在附加條件或對未來服務收取月使用費。對於作為企業主的你而言,你必須知道如何使用這項工具而且不贈送會造成公司損失的“老本”。你還必須掌握競爭對手如何運用這一策略的相關信息,只有這樣你才能通過更高級的産品或服務打敗對方。你要知道這一策略何以能使你的公司成功超級巨頭,亦或可以使你的業務徹底毀掉。
但從幾個方面看,本書都是商場中人的必讀書。因為這一模式代表着未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也是吸引潛在客戶使用你的産品或服務的一種方法。無論是在“虧本促銷”中運用這一模式,即免費贈送一件産品並經過較長時期再收回成本,還是將産品作為連續性或微型連續性項目刺激因素免費贈送,免費都是一種新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