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看 創業板有中小板的影子?
    2009-09-21    曹中銘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早已施行,股票上市規則已經頒布,投資者開戶工作正按部就班地進行,8月份發審委成立,首次全網測試于上週六完成,發審委首次工作會議將於本週四召開,這一系列的步驟表明,創業板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既然聲稱是創業板,那麼從上市條件、交易規則特別是上市企業等多方面,就應該與主板、中小板區別開來,而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畢竟此“板”非彼“板”。事實上,在證監會相關人員&&首次發審會將於9月17日召開之後,市場對於7家首批上會的企業更是投以極大的熱情。
  從預披露材料來看,7家首批上會公司能夠從149家企業中脫穎而出,顯然並非沒有原因。資料顯示,這7家公司基本上都具有“三高”的特性,具體表現為高毛利率、高凈資産收益率、高營業收入增幅等。而至於是否具備創業板上市公司高風險的特徵,則只能由時間來驗證了。
  儘管如此,7家上會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子”。從財務指標來看,這7家企業無論是2006~2008年凈利潤之和,或者是營業收入和經營現金流等指標,都已達到主板、中小板上市的條件。如3年凈利潤之和最低的南方風機也達到了5442.13萬元,超過了主板、中小板3000萬元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僅僅只考核財務指標,這7家企業完全可以登陸中小板甚至是主板。
  從融資額度看,7家首批上會企業擬融資總額為22.48億元。其中,擬融資額最高的樂普醫療為5.17億元,最低的佳豪船舶為1.44億元,平均融資3.21億元。其實,除了萊美藥業、佳豪船舶欲融資1.44億元之外,其他的均接近或超過3億元。顯然,像樂普醫療的融資額比今年中小板發行的某些上市公司的融資額還要高。而根據資料,149家已獲受理企業中,融資額最高的為8.25億元,如此高的融資額,不僅超過中小板的諸多公司,甚至超過滬市主板的某些上市公司。
  從所處的行業來看,7家企業中,有從事船舶工程設計的,有從事醫藥、醫療器械的,也有從事軟體或電氣設備的。而從149家入圍企業看,其所屬行業更是五花八門。廣東佳隆的産品為味精、雞精等調味品;賽輪股份的主營業務為輪胎生産;三川水錶的主要産品為水錶;天禧牧業則為飼料加工、種雞飼養、雛雞孵化、屠宰加工及熟食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畜牧生産企業,這些企業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呢?而從成立時間上看,絕大多數企業成立時間在2000年以前,更有1985年成立的金龍電機、1987年成立的嘉寓門窗幕墻、1971年的三川水錶,甚至於像1968年設立的明月集團、1960年設立的江蘇交通規劃設計院也名列其中。如果像這些成立已久的企業還處於“創業”階段的話,筆者估計其也創不出什麼“業”來。
  創業板最大的特點應該是高科技板,這也是其存在高風險的原因。而像某些本應屬於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企業,卻也欲擠進創業板這班車,顯然與設立創業板的初衷相悖。當然,也不能排除某些不符合主板、中小板上市條件的企業,為了達到套現的目的進而渾水摸魚的可能。
  歷經5年磨礪,所謂的創業板沒有面世,卻推出了一個滿含主板“影子”的中小板;而今10年磨一劍,即將到來的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創業板,是否會重蹈中小板的覆轍,繼而成為中小板的“影子”呢?
  相關稿件
境內企業申請到香港創業板上市審批與監管指引 2009-09-21
香港創業板市場監管 2009-09-21
香港創業板上市要求 2009-09-21
香港創業板保薦人規定 2009-09-21
香港創業板主要特點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