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不會使收入下降 或拉開收入差距
    2009-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事關120多萬個事業單位、3000多萬在職職工以及900多萬離退休人員的績效工資改革倍受關注。專家&&,績效工資並不等同於簡單的漲工資,只是那部分績效較高的事業單位人員才能夠得到較高的收入,實施績效工資從長期看會拉開收入分配的差距,但是短期內績效低的人員也不會降工資。
   
  不會在現行收入基礎上減工資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從理論上説,績效工資會使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有增有減”,目的在於鼓勵那些多幹活或者活幹的好的職工。但是工資具有上漲的剛性,在現行收入的基礎上減工資,實施起來難度會很大,所以只能在現行收入的基礎上實施績效工資,給人們造成的印象就是普漲工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説,實施績效工資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工作效率,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分配原則。但我們國家很多地方,比如農村教師、醫生,還有一些地區的事業單位人員,長期以來工資低下,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因此,實施績效工資,客觀上能夠提高他們的收入。
  雖然績效工資在實施初期是在現有工資基礎上“漲工資”,但是從長期看就不是這樣了,必然會加開收入差距。績效高的員工收入就會越來越高,而沒有績效的員工就基本上在原地踏步。

  難點在於考核機制與地方財政實力

  實施績效工資的基礎是如何評定績效?
  唐鈞和李長安均這樣認為這是個難題。“中小學老師怎麼評績效呢?總不能靠升學率吧”,李長安説。“現在很多高校也實行了學生給老師打分來考核,但也有許多教師不服氣。考核機制的設計如果過於簡單,就會以偏蓋全;如果複雜化,目前又還做不到”,唐鈞説。
  李長安還&&,能否有效實施績效工資也取決於地方財力,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縣鄉一級政府,財力薄弱,欠賬很多,這是實施績效工資的一大困難所在。

  相關稿件
人保部: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不是簡單漲工資 2009-09-10
防績效工資制變成“舊藥新吃” 2009-09-07
中國500強績效指標首超美國 2009-09-07
績效工資要“敞開門、打開窗” 2009-09-04
國務院決定分三步在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 200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