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發展滯後的上海,正試圖改變這種身份。
加速布局
日前,
國內首家新能源産業孵化器——上海新能源新材料孵化器落戶浦東新區張江高科産業園區。張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劉小龍對外&&,新能源産業將成為張江着力打造的支柱産業之一。據了解,目前張江正在積極尋求新能源産業集聚,如其正逐漸形成1.65平方公里的光電子産業集聚區,新能源集聚區將有望首現張江中區。 上海電氣作為中國大型電力設備製造企業之一,也開始着力布局新能源。上海電氣宣布,計劃發行不超過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50億元進行産業布局,資金主要投入在新能源業務項目,其中核電投資11.5
億元,風電投入8.4億元。 在張江和上海電氣大力打造新能源産業的同時,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産業基地也在嘉定區舉行了揭牌儀式。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設想,到2010年,上海要形成1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産能,2012年達到10萬輛,2015年達到30萬輛,整體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能源産業正在成為上海市着力打造的朝陽産業。
落後江蘇
儘管如此,相對我國光伏和風電産業目前的“井噴”式發展,上海市新能源産業與其他省份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以在能源新興産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太陽能産業為例,2008年中國光伏電池産量達到226萬千瓦,居世界首位,而上海光伏電池産量9.7萬千瓦,産能27萬千瓦,産值62.5億元,産量僅佔全國的4%。而同期江蘇省的太陽能光伏産量已經達到141.8萬千瓦,佔全國總産量的63%,産值達到700億元。 同時,上海的新能源産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國元證券周海鷗分析師指出:“目前新能源的上網發電成本遠遠高於傳統能源,競爭力不強;在融資渠道上,也需要進一步拓展;關鍵核心技術上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 對此,在7月21日的“上海能源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黃震教授指出:“上海要在能源新興産業發展中取得應有地位,必須提高能源新興産業高技術研發、服務業和高附加值製造業比重,走高端化能源新興産業發展之路,在能源新興産業領域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期待突破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在全國各地上半年GDP增長“中考”大戰中,上海GDP增長17年以來最低。克服困難,戰勝金融危機,改變經濟增長速度落後局面,成了上海的重要課題。在此大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或許是辦法之一。發展能源産業不但能增加上海的能源供應、減輕環境污染、還可以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此前,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上海推進新能源高新技術産業化行動方案2009-2012年》。該方案明確指出:“力爭到2012年,新能源産業重點領域總産值達到110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 在確定目標的同時,合理新能源布局的工作同樣在展開。如核電建設以浦東、閔行兩區等為主,風電以浦東等為主;IGCC以閔行等為主;重點建設以閔行為核心的太陽能産業基地等等。 為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上海還將在設立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和加大政府採購力度等方面,發揮示範效應。 “上海必須抓住新能源技術發展的機遇,錯位發展。發揮人才、技術、資金和服務方面的優勢,立足産業鏈高端,選準方向、重點支持、重點突破,走出上海能源新興産業發展之路。”黃震對上海市新能源産業發展提出了五條建議:“第一,建立産業技術發展研究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業。第二,推進金融創新,促進能源新興産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第三,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氛圍,發揮民營企業積極性。第四,引入激勵機制,增強國有企業技術創新驅動力。第五,完善新能源推廣機制,啟動本地應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