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強:贊成開徵物業稅 一定會提高房價
近日,任志強在博客中明確寫道,贊成開徵物業稅。首先因為物業稅的基礎是土地的私有産權化制度。如果中國現有的國有壟斷的土地公有制能被打破,回到最初憲法所制定的土地制度上去,就徹底的打破文革時代一大二公的殘余,給中國的經濟與農村的加速城市化打開了一個突破口,會讓中國遠比今天更強大。
對於開徵物業稅後對房價的影響,任志強説,物業稅一定會提高房價。當開徵物業稅之後,政府為了讓稅收保持增長,同樣會讓房價越高越好。物業稅是維護土地和物業增值而設定的稅收一樣,治安好了、教育好了、配套好了,房子的價值才會提高,則政府的收入才會增加。
潘石屹:應對有房者徵適當物業稅 刺激流轉
“要讓房子這種資源被充分利用起來,不僅要收房屋的空置稅,還應對所有擁有房子的人徵收適當的物業稅,而且要減少流通環節的稅。”潘石屹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潘石屹&&,目前中國房地産的存量很大,土地存量多,在建工程存量多,建好的商品房存量也很多,所以,對房地産的政策要促進消化存量,刺激消費,而不是再給開發商過多的貸款,讓他們去生産。作為地方政府,不能只靠賣地來保持財政的持續增長,地賣完了還得&&物業稅,雖然現在有很多困難,但還是應徵收。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要繳納物業稅的,物業稅和所有稅實現一攬子收,將房産資源很好地利用起來,這樣低收入的人才有可能有房子住。
易憲容:目前還沒有徵收物業稅的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之前曾撰文指出,徵收房地産物業稅的好處很多,但徵收政策遲遲無法&&的根本原因在於目前中國還沒有徵收房地産物業稅的條件。
易憲容認為,開徵物業稅需要具備四項基礎條件,一是詳實的不動産登記資料,二是用科學方法或市場方式對房地産進行低成本估價,三是政府的稅收徵管能力,四是要有嚴格細化、科學規範的徵收規則。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還不具備這些條件,即使開徵也可能是一種不公平公正的稅收。
李開發:物業稅不會讓房價下跌或促使繼續上漲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李開發在接受中國經濟網專訪時也&&,物業稅&&一般情況下不會使房價下跌,反而有可能使房價繼續上漲。
李開發認為,物業稅與房價的漲跌沒有直接關係。物業稅開徵以後,對房價的調節作用不是因為它的&&,而是它的稅率、徵收方法、徵收模式,以及減免或者優惠政策,這部分涉及到房價,並可以引導市場,因此從一般概念來説物業稅可以帶來房價上漲。
謝百三:貿然開徵此稅會造成社會問題 百萬家庭將假離婚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撰文稱,在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下如貿然開徵此稅,難度很大,甚至會造成社會問題。他給出的理由是:首先,稅法應是全國統一的,若徵此稅,農村中宅基地蓋的自用房徵不徵?如果不徵,江蘇、浙江一帶農村的私人房子很多已是別墅,三四層樓,幾百平方米之規模了,不徵合理嗎?如果徵,則中國廣大農民大多數還很不富裕,農業稅都免了,又冒出個物業稅來,怎麼得了呢。
其次,如果僅在城市徵此稅,那按什麼徵,按人均面積徵,人均面積超過多少才徵呢?還是按戶均房屋徵。如果按戶均房屋計算,有的人雖僅一套房,卻是豪華別墅,不徵他們的合理嗎?再次,按戶均住房徵,那僅一套房的人徵不徵?我國多數城鄉居民僅一套住房,房價漲來漲去,都僅僅是紙上富貴,自己未得一點好處,憑什麼要平添一筆稅呢?如果僅有一套房的不徵,規定第二套要徵,則一定會引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很多城市居民之強烈反對。另外,對第二套房徵物業稅,主要是企圖壓那些人賣掉一套房,但如果家裏有個14歲~17歲的小孩怎麼辦?孩子都要結婚的,現在先賣掉一套,等幾年後,孩子要成家了,再買回來嗎?如果那時漲了30%~50%呢?
謝百三認為,假定政府規定第二套房必須徵物業稅,第三套更要徵稅,為了避稅,為了給小孩留下房子,一定會有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個家庭鬧假離婚,造成離異後的戶均少於2~3套房。
時寒冰:物業稅可能淪為“人妖” 不會抑制房價打擊投機
資深評論家時寒冰對於物業稅的反應用了“深為憂慮”來形容,他説,現在的商品房都由開發商一次性繳納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這些土地出讓金被納入房價後又轉嫁到了購房者身上,而物業稅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土地出讓金由一次性交納分攤成未來若干年分別繳納。既然購房人已經一次性繳納了70年的出地出讓金,如果把這部分民眾已經繳納過的土地出讓金轉化到物業稅中,就會出現重復徵稅,加重民眾的負擔。如果物業稅的開徵加重了民眾的負擔,稅收的設計就“跑偏”了。
對於物業稅能否抑制房價、打擊投機的問題,時寒冰&&,開徵物業稅不僅不能抑制炒房,由於70年的土地出讓金被納入到物業稅中,逐年徵收,炒房者反而能夠以小博大,用少量的資金炒更多的房,因為房屋的絕對值減小了。炒房者只是為了低買高賣,而不是長期持有,一般幾年就出手了,物業稅對投機的抑製作用是極其有限的。
董藩:開徵物業稅比辦奧運還難 十年內行不通
對於開徵物業稅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由於在2007、2008以及2009年已經過去的近五個月中,中央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的精力很有限,商業項目的物業稅“十一五”期間也很難推出,再推後三四年也正常。至於對住宅徵收物業稅,可能是十年後甚至更遙遠的事情。他認為,徵收物業稅比辦一屆奧運會要複雜得多,費勁得多,要讓83%擁有私宅的家庭向政府大額繳稅,不可能沒有抵觸情緒。
董藩還&&,物業稅是一個長期性稅種,主要是開闢稅源,增加政府收入,它的稅率一般是穩定的。如果指望物業稅來調控房地産市場,並不合適,因為宏觀調控關注的是短期市場狀況,適合作為調控工具的稅種,其稅率必須具有靈活調整性。另外,房價上漲主要是供求關係在起作用。中國正面臨着一系列因素導致的需求爆發。儘管供應量很大,但仍跟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