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美國財政泡沫加深危機
    2009-07-17        來源:環球時報

    面對危機,新上臺的奧巴馬政府不惜財政血本,大打赤字牌,拆了東墻補西墻。美國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30日的2008-2009財政年度的前9個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不斷衝高的財政赤字和美國國債很有可能會把美國經濟由“金融泡沫”拖向“財政泡沫”。對此可能趨勢,我們應有前瞻性的預警,保持必要的警惕。
    綜觀美國政府所為,資金來源無非兩個:財政赤字和兜售國債。美國國會預算局的有關報告顯示,本財政年度美國的財政赤字將達創紀錄的1.85萬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3倍以上。美國政府每支出的100美元中,就有46美元是“無中生錢”的。美國早已設定並嚴格遵守著財政赤字佔GDP不超過13%的高限。但本財政年度將大大突破此警戒線,如果到下半年經濟增長仍無起色,財政赤字將超越這一警戒線50%以上。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坦承,如果赤字問題處理不慎,美國經濟將“從危機轉變為災難”。
    美國政府為兜售國債可謂煞費苦心。到去年底,美聯儲資産負債表上的資産已經從2007年的8000多億美元,迅速增加到2.25億美元。美國媒體報道,今年美國國債還要劇增2.7萬億到4.2萬億美元,美聯儲不得不以更大的力度為國債托市,不得不加大馬力開動印鈔機。美聯儲的資産必將以更快的速度“ 脹水”,這也意味著流通領域裏的美元現金在高速膨脹。
    總之,財政赤字和國債已經成為美國“財政泡沫”的兩大吹氣筒,到本財政年度末,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吹起的“財政泡沫”,可達這場金融危機初期有毒資産總值的20倍以上。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財政泡沫將加劇美國經濟的“過度虛擬症”。第一,財政泡沫把政府也拖入了虛擬經濟的陰影之中。在美國經濟過度虛擬化的背景下,實體經濟的主體中,主要是普通消費者在虛擬化生活,寅吃卯糧,大大方方地花銷未來的錢甚至是未來也掙不到的錢,“次貸”正是這種生活方式的典型表現。現在形成了嚴重的財政泡沫之後,在實體經濟體係中,政府這個重要主體的收支關係也被虛擬化了。伴隨著被虛擬化的經濟主體的增加,美國經濟虛擬化的程度也相應加深,國民支出總額與國民收入總額進一步背離。
    第二,財政泡沫並沒有刺激實體經濟有效增長。財政泡沫在擴張著虛擬經濟的規模,但實體經濟卻“無動于衷”,經濟復蘇仍需時日,像通用等實體經濟主體破産的問題,美國政府仍然愛莫能助。如今的美國經濟,已失去了強大的制造業支撐。美國人消費的物質産品也是來自于全球的加工廠。實體經濟的支柱已經“軟化 ”,實體經濟的激活就更為困難。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中,美國經濟下降了30%。據預測,如今美國經濟如果兩年內不能復蘇,跌幅將超過上世紀的大危機。
    第三,財政泡沫在消化金融泡沫的過程中,因資金“滲漏”等原因,泡沫總額還會擴大。美國政府用于救市的財政資金,不可能100%地用到消化金融泡沫上。例如,部分救市的財政資金被用于金融機構高管們的薪酬和分紅,而這部分滲出資金的消費傾向很低,其中大部分又轉入虛擬經濟體係中,甚至還會助長泡沫。
    第四,財政泡沫把美國經濟推向高風險境地。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達11萬億多美元,而且每天平均還在以30多億美元的速度增加。世界各國政府持有的美國國債佔美國國債總額的1/3以上,各國已經對美國國債的安全問題産生了警惕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就可能引起雪崩式的拋售。美國國債的資金鏈將會斷裂,在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的同時,在極端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也將陷入破産境地。
    美國已經把全世界綁在了它的船上,在危機關頭,它只能尋求把大家綁得更緊。我國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82%以美元的形式存在。在美國經濟形成嚴重的財政泡沫後,美元現鈔儲備或早或遲必將蒙受貶值損失,購買美國國債又承受著被拋售的風險。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應該盡早做好防范準備,以避免新型危機再次來襲令我們更加被動。

  相關稿件
美國財政部:美主要貿易夥伴未操縱匯率 2009-04-17
美國財政部公布消化“有毒資産”方案[圖] 2009-03-24
中金公司最新報告:美國財政刺激效果最高 2009-01-20
美國財政部報告:中國未操縱匯率 2008-12-12
美國財政部:美國短期國債貼現率再創新低 20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