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産板塊的狂飆並非偶然,有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出現新“地王”是刺激地産股反彈的一個原因。和地産股發威一樣,土地市場也持續升溫。5月起大型房企開始了新一輪的“搶地大戰”,圈地潮開始涌現。其中,萬科5月新增6個地塊項目,分別位於無錫、佛山、瀋陽和青島;綠地集團5月在上海連獲兩幅地塊;富力、龍湖、保利也紛紛增加土地儲備。
北京土地市場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土地出讓紀錄被屢屢改寫,“地王”也走馬燈似的頻頻出現。5月底富力地産10.22億元拿下廣渠門外10號地後,6月25日,北京祈連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經過125輪的激烈競價,以17.4億元競得通州九棵樹大街居住項目,高出起始價近10億元。僅一天后,26日,成都中澤置業有限公司經過40多輪激烈競價以19.6億元拿下北京奧運村鄉地塊。4天之後,“廣渠路15號地”又被中化方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40.6億元拍得,毫無懸念地成為北京市的“新地王”。
除北京外,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等地高價成交的地塊頻頻出現。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顯示,5月8日,成都房地産市場2009年首次土地拍賣會舉行,本次拍賣的火爆情況出人預料。現場拍賣的武侯區棕樹村和青羊區金沙村兩宗居住地塊成交總額達2.285億元。其中,起拍價為500萬元每畝的棕樹村地塊,每畝競拍價從500萬元飆升至910萬元,溢價幅度高達82%。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地價屢創新高,一方面是由於去年房地産市場處於調整期,多數房地産開發商出於謹慎而很少拿地,致使處於“飢餓”狀態;另一方面,今年以來,由於樓市的持續熱銷,未來前景看好,更為重要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不少房地産開發商的資金鏈緊張狀況大大緩解,有了拿地的底氣。尤其是具有央企背景的地産商手持大量貨幣資金,導致動輒幾十億拿地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從近期幾宗上市交易土地的最終成交結果中可以看出端倪,央企背景的地産公司身影頻現,並多次充當“黑馬”。
對於土地市場上演的瘋狂,業內機構已經開始預警風險。中國不動産研究中心認為,就北京土地市場而言,下半年總體持樂觀態度,成交活躍並保持一定溢價,全年的總體溢價率估算在20%至45%之間。但存在局部過熱,一定程度上已經出現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