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6月22日,中荷馬鈴薯産業商貿洽談會在京舉行。此次洽談會是對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希望中荷兩國在馬鈴薯遺傳學研究、標準種薯生産、馬鈴薯貯存和加工技術等領域加強合作的積極響應。 國際馬鈴薯中心北京聯絡處首席代表、中國馬鈴薯協會副秘書長謝開雲在致辭時説,中國是世界上的馬鈴薯生産大國,種植面積佔世界總面積25%左右,而荷蘭是世界上馬鈴薯生産強國,雖然種植面積只有230萬畝,但總産量達到600多萬噸,種薯出口占世界種薯交易量60%左右。中荷兩國的馬鈴薯屆不斷交流與合作,將給雙方企業屆人士帶來無限商機,也將進一步促進兩國馬鈴薯産業的發展。目前中國馬鈴薯産業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相關政策和資金投入略向馬鈴薯傾斜,業內人士的積極性高,這為中荷雙方的合作創造了極佳的機會,希望雙方的企業家抓住機會,進一步在種薯生産、産品開發、設備研製、投資建廠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創造更多商機,共同促進中荷兩國馬鈴薯産業持續發展。 荷蘭食品加工與包裝機商協會主席Jan
Hak先生説,中國總是讓人驚嘆其各個方面的發展!在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令人難以置信,與食品相關的領域也隨之快速發展成熟,其中馬鈴薯産業的發展尤其驚人,預計在中國城市地區,馬鈴薯片和薯條的消費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這也為中荷兩國在馬鈴薯生産和加工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此次由荷蘭農業、自然與食品質量部密切配合組織的馬鈴薯産業經貿代表團包括了16家公司和機構,代表了馬鈴薯産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從種植、收割技術、儲存、運輸到加工為中國相關部門帶來促進馬鈴薯産業發展與進步的綜合方法。代表團將與北京、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方政府舉辦一系列研討會和招商引資活動,相信通過此次馬鈴薯相關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必將創造出很多貿易、投資與合作的新機會,從而對所有參與企業大有裨益。 洽談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研究員介紹了我國馬鈴薯種質資源和育種技術研究進展情況;中國澱粉工業協會副會長周慶鋒作了中國馬鈴薯澱粉産業發展報告;荷蘭代表團分別與中國相關企業進行了一對一的對口洽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