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國際油價隨美元匯率而劇烈震蕩,國內成品油價格受到嚴格管制的情況下,調升成品油價格的呼聲日益高漲。補貼或提價,業內人士多有微詞。有觀點認為,中國採取行政措施強行管製成品油零售價格,同時對承擔保持供應重任的國有油企實施補貼,其實質是以國內低油價補貼全世界。
“在我看來,中國的成品油零售價還是應該和市場承受力相銜接。儘管控制油價對CPI有一定抑製作用,但放開也未必一定就助推CPI大漲。畢竟油價高了石油消費就會減少,而不合理的石油價格反而會導致不合理的投資和消費。”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説。
在他看來,當國內外油價價差越拉越大後,出於穩定目的採取的成品油價格管制政策已值得重新衡量。“畢竟‘油荒’本身也是一種不穩定因素。”他説。
業內人士對於應不應該與國際油價接軌問題,爭議聲很大。有報道&&,反對上調的原因主要是,在當前通貨膨脹率達到8%左右高位的時刻,如果再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勢必對通脹火上澆油。針對我國石油的壟斷經營情況,一些人認為,即使不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兩大石油巨頭也應該能夠自行消化。
力主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者認為,對成品油價格的限制已經導致國內外價格嚴重倒挂。在國際油價大漲的情況下,柴油倒挂更嚴重。
再者,成品油價格嚴重倒挂,一方面許多加油站惜售,導致出現限量加油排隊現象。記者近日發現,加油排隊的煩惱再一次困擾了汽車司機,不少司機&&,為了避免加油高峰時的“長龍”,開始嘗試“錯時加油”。
另一方面出現“高價黑市”的不良現象。社會油商通過渠道將油品從加油站轉移出來,高價兜售牟取差價;加油站違規提價,在給過往的外地車輛加油時提價收費,此類銷售主體以民營或聯營加油站為主;成品油的中間流通商、銷售商合謀而為,將銷售終端的成品油直接回銷給批發渠道,以賺取成品油批發零售嚴重倒挂進而形成的價差。
據了解,2007年,中國開始試運行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即以布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