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學生村官創業有秘訣
    2009-03-30    本報記者:李新玲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展無土栽培,將草莓和鮮花一起銷售,讓顧客不僅吃到草莓還能看到草莓花的美;與物流公司對接,推行會員銷售制,實行日供、月供、打折等會員制度,讓顧客吃到的都是最新鮮的草莓……”
    這些讓人眼睛一亮的“草莓計劃”來源于一份《發展生態友好型草莓項目》的創業計劃書。計劃書封面上幾顆鮮艷欲滴的草莓,讓人一看到就有詳細了解的欲望。
    創業計劃書的作者是兩名村官和兩名農民,他們的項目在北京市昌平區首屆創業計劃大賽上脫穎而出。大賽面向全國,組委會共收到全國各地的參賽作品549個,涉及互聯網、資訊咨詢、農林漁業、文化創意、旅遊休閒等多個領域,參賽團隊總人數超過2000人。創業團隊的構成也是多種多樣:海歸團隊、夫妻團隊、兄妹團隊、校際組合、從外地專程參賽的團隊,等等,像“草莓計劃”這樣的村官團隊更是其中的亮點。
    張宇,“草莓計劃”的領頭人,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入選2006年北京市首批村官計劃,目前擔任昌平區興壽鎮下莊村支部書記助理。她的合作人邢廣青畢業于北京農學院,是2007級的村官,目前在興壽鎮木廠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助理。
    北京市昌平區是草莓特色種植區域。為了提高種植水準,2008年11月,昌平區推出了一個“西班牙項目”,組織十幾個人的團隊出國學習草莓種植技術。經過篩選,張宇入選成為其中一員,到西班牙艾諾斯種業有限公司學習種植、管理草莓和其他小型水果的先進技術。
    “在3個月的時間裏,我們觀摩、參與了草莓的一個生産周期。”張宇覺得這一次學習收獲巨大,不僅學習了實際種植技術,而且更重要的是接觸了先進的水果種植管理理念,“以往我們這裏種草莓,雖然也是科學種植,但澆水、用藥、除草等很多環節都是憑經驗。我們從西班牙學到的種植技術更科學,管理更規范。”
    從西班牙回來後,張宇專門寫了一篇《淺談如何推進中國草莓産業走向國際市場》的論文,對國內國外的草莓産業進行了一番對比和研究,“事實上,北京郊縣的農業生産都有嚴格的規定,無論是施肥用藥、田間管理還是採後處理及銷售,都有明確的規則要求,以確保食品的安全。但由于管理上的欠缺,部分生産者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生産,加上在銷售過程中缺乏嚴密的檢測審核,致使流入市場的部分水果達不到無公害、綠色、有機等標準”。
    有了這些體會,張宇就和同去的邢廣青一起商量如何把學到的東西用到實處。兩個人的想法得到了下莊村兩位當地農民的支援,他們也一同去過西班牙學習。就這樣,4個人的創業團隊成立了。
    “我們要種的草莓是生態友好型的,注重環保,農藥、化肥都會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來進行。我們的産品標準會比現在的高出一大塊。”張宇説,除了生産環節在環保、管理上的突破,他們還會在銷售環節進行創新。
    買草簾、棚膜、地熱管、買苗……現在,一個漂亮的草莓大棚已經建起來了。“昌平處于山前暖帶區域,適合草莓種植,我們選用的品種品質好、口感好,甜度大,外形也漂亮。”今年張宇村官的工作已經到期,她正在找工作,不過,她正在聯繫的工作也是與農業有關係的。“我小時候是住在河北唐山的城鎮,沒有直接接觸過農村和農民。經過這三年的村官工作,對農業已經非常有感情,我找的工作都是與農業有關的。”
    “農村的天地真是挺廣闊的,我們創業剛開始,無論我是找到工作,還是繼續留在這裏,都要把這個項目進行下去。”張宇已經想好了,通過參加創業大賽,爭取獲獎得到政府和團組織的支援,這樣“草莓計劃”就能順利進行下去。
    北京昌平睿信市場調查公司也是一個村官創業團隊,創業成員解江勇、魏功科分別畢業于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並同時于2008年7月畢業後到昌平區長陵鎮任村官工作。他們的創業目標是創立一個咨詢機構,為客戶提供有關農村市場的調查服務,給他們提供準確的數據,幫助他們在開掘農村市場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使廣大農民買到合適的、滿意的産品。
    主營民族手工業的五谷雜糧藝術品工藝公司也是由昌平區魯穎、杜明傑兩名村官牽頭的創業項目。
    類似于這些在昌平創業大賽中涌現出的村官創業,在北京其他郊縣也漸成一種現象。25歲的李子嘯,是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大鄧各莊村村委會主任助理。作為北京市2006年第一批大學生村官計劃中的一員,他不僅自己創業,還擔任大鄧犬業專業合作社經理,帶領村民發展犬業,2008年大鄧各莊村寵物犬銷售額達400余萬元,銷售犬3500余只,戶年均收入近4萬元。
    “這些村官是在和農村、農民零距離接觸過程中,産生了創業的想法。他們了解農村,因此創業項目非常符合農村實際。他們在創業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農村創業大有可為,熱情都非常高。”團昌平區委副書記李文博對記者説,村官們的創業熱情難能可貴,他們的創業成功不僅可以為青年創業就業開辟新的思路,更會給當地農民以眼見為實的致富示范和帶動效應。要給予村官創業以更多實實在在的關注和支援,因為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就會因為創業成功繼續留在農村。

  相關稿件
[新聞點評]內蒙古替大學生村官還助學貸款 2009-03-11
[新聞點評]張家口外出務工人員回鄉任"村官" 2009-03-09
山西3900大學生“村官”當選“兩委”成員 2009-02-05
吉林村官腐敗案頻發 暴露土地補償款監管難題 2009-01-20
重慶市:文科類高校畢業生興起“村官熱” 20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