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北京3月15日電
近日,北京某房展網上聯展活動傳出消息:26個樓盤集體降價,涉及東城、宣武、朝陽等10個區縣,降價幅度為2%至16%不等。為弄清開發商是否真的降價,記者以電話採訪的形式,調查了部分降價樓盤實際售價。 記者致電位於朝陽區的某樓盤售樓處,售樓人員&&,該樓盤尚未開盤,“但根據現在市場行情來看,銷售價格應在15000元—20000元/平方米之間”。記者又登錄該網上聯展活動提供的網站,信息顯示,該樓盤均價從18000元/平方米降到16182元/平方米,降幅約10%。 朝陽區的另一樓盤從9800元/平方米降到9300元/平方米,降幅約5%,但售樓人員&&,目前成交均價為9400元/平方米,“由於銷售情況良好,所以最終均價還可能要高於網上公布的均價。” 而大興區的某樓盤在南四環與五環之間,交通不太便利,售樓人員&&成交均價不會上浮。 (綜合本報和新華社報道)
|
|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樓市普遍低迷,深圳、廣州、上海等城市掀起了一股“降價潮”。而與此同時,北京房價小幅略降,動靜不大,幾成“孤島”。 此次北京開發商首次大規模集體促銷活動的展開,預示着北京的房價也出現了更大範圍的松動。這至少向我們傳遞了兩個信號。首先,房價還存在下降的空間。其次,樓市尚未回暖,開發商仍存資金壓力。 據媒體報道,開發商集體降價,由於排號的購房者很多,對於部分優惠房源,購買者買到的可能性不大。這也證明,人們對房屋的需求是存在的,如果房價降到合理區間,樓市回暖並不困難。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北京市今年的人代會上也坦言,房價高得離譜是北京房地産市場僵持的重要原因。 在開發商和購買者的這場博弈中,開發商以降價促銷量,毫無疑問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合理的房價可以解決開發商的資金回籠問題,也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購房需求,而且對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也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希望此次活動能真正讓利於民,而不是一個營銷“噱頭”。(劉先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