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期世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掃描
    2008-12-18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美國“沙門氏菌病”:突如其來的食品安全危機

  2008年7月17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宣布,最近在美國42個州肆虐的沙門氏菌已導致至少1220人患病,這是美國10年來最嚴重的沙門氏菌病疫情。
  該中心稱,實際染病人數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高得多,因為許多人染病後沒有就醫。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當天發表聲明説,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被污染的西紅柿是造成此次沙門氏菌病蔓延的元兇。目前有關部門把調查重點放在了從墨西哥進口的胡椒上,並派出檢查小組前往墨西哥調查。
  自4月10日發現首個沙門氏菌病病例以來,美國有關部門就一直在尋找造成此次疫情的源頭,但迄今沒有明確結論。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官員戴維翻艾奇遜説,目前沙門氏菌病蔓延速度已經-減緩,但民眾不可放松警惕。
  沙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菌引發的腸道傳染病。沙門氏菌是通過食物傳播的一種病菌,肉類和禽蛋是導致人類感染這種病菌的主要源頭,谷物、水果和蔬菜也可攜帶這種病菌。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頭痛、噁心、腹痛、發熱等。
  8月,歐洲健康官員宣布,沙門氏菌病已經-爆發至少144起案例,主要在英國和愛爾蘭。

  比利時“二惡英雞污染事件”:內閣集體辭職

  1999年2月,比利時養雞業者發現飼養母雞産蛋率下降,蛋殼堅硬,肉雞出現病態反應,因而懷疑飼料有問題。據初步調查,發現荷蘭三家飼料原-料供應廠商提供了含二惡英成分的脂肪給比利時的韋爾克斯特飼料廠,該飼料廠1999年1月15日以來,誤把上述含二惡英的脂肪混攙在飼料中出售。
  據悉,被查出的該飼料廠生産的含高濃度二惡英成分的飼料已售給超過1,500家養殖廠,其中包括比利時的400多家養雞廠和500余家養豬廠,並已輸往德國、法國、荷蘭等國。比利時其他畜禽類養殖業也不能排除使用該飼料的可能性。比利時的調查結果顯示,有的雞體內二惡英含量高于正常限值的1,000倍,危害極大。
  6月1日,比政府宣布停售和收回市場上所有比制造的蛋禽食品。
  6月3日,比政府再次宣布,由于不少養豬和養牛場也使用了受到污染的飼料,全國的屠宰場一律停止屠宰,等待對可疑飼養場進行甄別,並決定銷毀1999年1月15日至1999年6月1日生産的蛋禽及其加工制成品。
  比利時“二惡英污染雞事件”在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歐盟委員會指責比利時“知情不報,拖延處理”,並決定在歐盟15國停止出售、並收回和銷毀比利時生産的肉雞、雞蛋和蛋禽制品。美國決定全面封殺歐盟15國的肉品,法國決定全面禁止比利時肉類、乳制品和相關加工産品進口。
  迫于強大的國際和國內的壓力,比利時衛生部和農業部部長相繼被迫辭職,並最終導致內閣的集體辭職。據統計,該事件共造成直接損失3.55億歐元,間接損失超過10億歐元,對比利時出口的長遠影響可能高達200億歐元。

  “肯德基蘇丹紅事件”:致癌物質的産業鏈條

  05年2月18日:英國在食品中發現蘇丹紅,下架食品達500多種
  05年3月4日:北京市有關部門從亨氏辣椒醬中檢出“蘇丹紅一號”,並確認蘇丹紅來自廣州田洋。百勝再次要求所有供應商繼續排查“蘇丹紅一號”,並把重點轉向國內原-料。
  05年3月15日:在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發現了微量“蘇丹紅一號”成份。
  05年3月16日:百勝要求全國所有肯德基餐廳停止售賣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雞腿堡兩種産品。同時啟動內部流程妥善處理並銷毀所有剩余調料,防止問題調料回流到消費渠道。通過媒體和餐廳發布中國肯德基“有關‘蘇丹紅一號’問題的聲明”,向公眾致歉。
  05年3月17日:百勝品控人員在基快富工廠進一步追查蘇丹紅時,在生産記錄中發現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蘇丹紅的辣粉也曾經-在2005年1月12號以前用在部分肯德基香辣雞翅、香辣雞腿漢堡和勁爆雞米花的調料中。肯德基立即通知所有餐廳停用少量剩余基快富調料,由味好美的同樣調料替代。
  05年3月28日:肯德基在全國16各城市,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經-專業機構對肯德基幾百種相關品項檢測,證實所有産品不含蘇丹紅。公司查明所有問題均來自中山基快富公司的供應商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宏芳曾向基快富提供兩批含蘇丹紅的辣椒粉。這兩批辣椒粉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肯德基的新奧爾良和香辣産品中。會上,肯德基宣布了三項食品安全措施,全力防范今後類似事件的發生。
  05年4月6日:依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導,所有肯德基調料中的蘇丹紅一號均可追溯至廣東田洋公司。該公司以工業原-料違法假冒成食品增色劑,銷售給河南駐馬店豫香調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經-過安徽義門苔幹有限公司公司包裝,賣給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最後售給肯德基的供應商基快富公司,從而混合成為肯德基的調料。由此可見,從田洋公司到肯德基,中間隔了四家企業。

  相關稿件
陳潔:把食品添加劑認為是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是錯誤觀點。 2008-12-18
曾慶孝:科學理性應對食品安全 2008-12-18
控制食品安全應該常態化 2008-12-18
食品“安全閥”須盡量前置 2008-12-18
食品安全“嚴打”亦有局限 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