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孝:科學理性應對食品安全
    2008-12-18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每天必喝的牛奶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營養豐富的雞蛋也查出問題,很多家庭因此改變往日飲食習慣,喝牛奶改喝水,吃雞蛋改喝湯。昨天,廣東省食品學會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曾慶孝在“羊城學堂”上指出,“含有致癌物質的食品不等于致癌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不等于不安全食品;只有被證據證明對人體健康已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才是不安全食品,家庭停止喝牛奶是不理性的。”

  零風險的食品不存在

  曾慶孝説,食品安全是相對的,零風險的食品不存在,只有被證據證明對人體健康已或可能造成危害的才是不安全食品,而且應稱為問題食品。一些媒體過分誇大食品風險,將此稱之為“致癌食品”或者“毒食品”欠考慮。
  針對廣州人喜歡吃生魚片的習慣,曾慶孝認為,食品安全有前提和條件,即在合理食用方法和正常食用量范圍。以適量的氟被認為人體的有益元素為例,但過多和過少的氟易引起急性與慢性中毒;從深海中打撈上的魚需冷凍在零下30℃才有可能殺死其體內寄生蟲,“魚肉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是寄生蟲與其他微生物,在沒有任何污染環境下,可以生食,但生食沒有問題並不等于現在沒問題,對于生食方式要適當斟酌。”

  科學理性應對食品安全

  曾慶孝説,只要人口增長與食物供給的矛盾、局部經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長期存在,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就不可能停止。迄今為止,我國採用國際食品標準指標的比例已從過去20%上升到55%,食品衛生抽檢平均合格率從20年前的60%增至90%以上。去年7月26日,公布《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産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進一步明確食品生産、貯運及消費環節的法律責任。今年10月7日,衛生部擬定乳與乳制品三聚氰胺的臨時管理限量值,三聚氰胺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限量值為1mg/kg、在液態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及其他配方乳粉中的限量值為2.5mg/kg,在含乳15%以上其他食品中的限量值為 2.5mg/kg。只要人們注意掌握這些食品安全知識和適合性指標,加上有力監管,市民不必談吃色變。

  市民要學會看食品標簽

  曾慶孝表示,人的血型和年齡與飲用牛奶沒有必然聯繫,牛奶適合任何年齡群,但嬰幼兒應仍以母乳為主。有些家庭停止喝牛奶是不理性的,應對食品安全盡量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下確保個人衛生,預防病從口入。市民要學會看食品標簽,食品標簽給消費者提供大量參考數據;學會鑒別真假或偽劣産品,選擇知名企業産品,按所需的食物種類和攝入量,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食品。保持清淡少鹽的膳食,如飲酒要限量。

  相關稿件
控制食品安全應該常態化 2008-12-18
食品“安全閥”須盡量前置 2008-12-18
食品安全“嚴打”亦有局限 2008-12-18
食品安全,更需常態整治 2008-12-18
毛群安:正常用食品添加劑從沒造成過食品安全事故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