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嚴打”亦有局限
    2008-12-18    司徒朔    來源:新民網

    “從今年12月10日開始,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行動”,對這樣的一個消息,所有消費者都會舉手讚同。這大概意味著我們可以過一個放心年了。與親友相聚,舉杯言歡之時,能安然下筷,善莫大焉。

  只是細品相關措施,其中仍有諸多局限。
  其一,本次的“嚴打”,內容是非食用物質,以及被濫用的食品添加劑。這其中似乎並不包括飼料。而事發在香港的問題雞蛋,被很多專家指出是飼料有問題。而坊間對于魚肉禽等領域的飼料問題,多有擔憂。但是相關的研究似乎並沒跟上,飼料究竟有沒有問題?問題嚴重與否?如果這些動物食用了有關飼料,在體內殘留多少?都需要一個明確、科學的解讀,也需要一個“嚴打”。
  其二,本次“嚴打”,政府決心,躍然紙上,但對發動群眾著墨很少。我們能夠發現的一點就是“各執法部門將通過明察暗訪、産品抽檢和舉報線索摸排等方式”。這其中的舉報線索,自然就有依賴消費者的意思。既然有此意,不妨就令這個渠道徹底暢通。例如,向消費者提供常見的違法物質的清單,經常出現的食品類型,相關檢測機構的資訊,以及舉報的資訊平臺。將這些做細致,全民參與才有條件,治理才有效率。否則我們這般小民,在資訊上,在技術上,在檢舉成本上,都力有不逮,難免會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其三,“嚴打”何必先發預警?按照規劃,“第一階段從2008年12月10日到2009年1月10日,主要是組織食品行業開展自查自糾。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要求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産加工企業、銷售單位以及餐飲經營單位立即停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這無異于一地多盜匪,政府要肅清,于是先發一通知,即日起各強盜立即停止犯罪行為,接下來我們要打擊了。這樣,一來查出來的根本不是事實真相,二來也起不到長期的效果。他們大概會停業整頓,他日再來吧?盡管我們相信大多數企業不是“強盜”,但是多事之秋,不妨多點“小人之心”吧。
  其四,“嚴打”之後又如何?根據報道,這次的專項治理,為期四個月,分步驟實施。相信會成績斐然。但是,這樣大規模的行動,人力、物力、以及資源的調配,恐難長期化。盡管內容中也提到最終要“鞏固成果,健全長效機制”,可是這個“長效機制”未免令人擔憂。這次是九個部門密切合作,以後呢?這次是嚴刑峻法,以後呢?這次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打擊,以後呢?嚴打的局限性,人所共知。
  也許我們有些過于心急了,事情還得一步步來;也許我們有些吹毛求疵了,國外也有食品不安全的案例。但是,古諺有雲: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在涉及到生命安全的問題上,不妨苛刻點,設出一個“絕對安全”的目標來,不斷為之努力。

  相關稿件
毛群安:正常用食品添加劑從沒造成過食品安全事故 2008-12-17
食品安全保障應有徹底解決方案 2008-12-16
永遠都退不出的食品安全爭論 2008-12-04
食品安全問題 2008-11-14
三聚氰胺乃中國食品安全監管之恥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