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我們宏觀經濟的數據是滯後的
    2008-12-10        來源:cctv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 張立群

    主持人: 現在很多人都擔心隨著國際經濟情況的進一步惡化,中國經濟保增長促發展的壓力會繼續加大,而今天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公布了11月份的重要經濟數據,從中我們能不能看出宏觀經濟的哪些動向,今天我們演播室請來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義群老師您好,張老師你好。前兩天我和一位國際著名的服裝品牌的CEO聊天的時候,他跟我無透露,他們公司明後年不打算生産新的産品了,就打算庫存,這是不是也是中國企業目前的狀況,所以才會導致今天看到的PPI數據大幅下降。

    張立群: 一般庫存調整是宏觀經濟短期波動中首先出現的情況,在消耗庫存的階段,企業還不會裁員,會保持現在生産能力,以待今後恢復生産,從這點來看,你剛才説的情況,庫存調整時間還會很長,一年以上,但是一般的情況下庫存在一年以內,不是很長的調整。由于現在的需求變化和經濟增長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庫存調整導致的,這個波動是短期波動。

    主持人: 調整的直接結果就是企業都在庫存,對于原材料需求就沒有了,導致工業品價格下降了。

    張立群: 在消化過程中,很多企業會普遍停産,這對當期的增長會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個情況還需要再觀察。

    主持人: 隨著PPI指數的下降,消費需求也出現了下滑,這時候我們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還能做哪些跟進。

    張立群 :我認為對現在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該是觀察它的作用或效果,根據過去的歷史經驗,財政政策效表現一般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貨幣政策大概要6—9個月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最近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整力度是相當大的,這麼大力度的調整,我認為效果會非常明顯。等到效果有一定顯現之後,再選擇下一步有什麼政策進一步調控。

    主持人: 您也再一次提醒我們宏觀經濟的數據是滯後的。
 
    張立群: 政策的效果是需要時間的。

    主持人: 政策的效果真正顯現還要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的數據並不能體現當前政策的效果。現在中國的老百姓和印度老百姓對黃金的需求還是很旺的,這個反映大家什麼樣的心態?雖然很多專家並不建議這麼做。

    張立群: 如果僅僅是中國和印度居民對黃金需求增加的話,就是投資風險加大,適合投資的領域在減少,認為做什麼風險都比較大,這時候購買黃金和珠寶可能是最安全的,所以導致了對黃金珠寶的需求增加比較多,主要是對經濟風險和投資風險的預期加大的表現。

    主持人: 這裏面有沒有通貨膨脹對物價的考慮在裏面?

    張立群: 沒有直接的關係。物價主要和需求相關聯,或者和供給相關聯,現在的變化並不意味著未來居民在消費方面或者在其他的投資方面需求會擴大,更不意味著現在大量庫存的情況下會出現供給的不足,如果沒有這兩個變化,很難預期價格會出現很快的回升,沒有直接關係。

    主持人: 如果把中國的經濟和日本做對比,大部分企業庫存量還是比較少的,説日本經濟會長時間出現滯脹和簫條,是因為日本企業的庫存太多了,在10年20年的時間消化庫存,産品過于豐富,相對而言咱們的庫存沒有這麼多。

    張立群: 一般來説庫存水準反映了國家的經濟情況,現在物流業,包括市場發展水準高的國家,庫存水準是比較低的,我不知道你數據的來源,從中國來看,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提高,庫存水準在逐步向下走,但是去年到今年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國際市場的初級産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又大幅度回落,這種價格上漲帶來的價格上漲預期,導致國內庫存水準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增加是非常快的,這種增加誇大了需求,而且在一定時間內拉動了國內消費價格比較快的上漲。現在這些庫存也是導致價格快速下降,導致經濟增長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這些庫存消化了,可能需要的時間相對長一些。
   
    主持人: 張老師,現在8%的增速是不是已經成為我們經濟發展的底線了,曾經是一個控制經濟過快增長的目標,是不是也傳遞出這樣一個資訊,保增長調結構,保增長仍然排在第一位。

    張立群: 中國經濟從2003年開始的新的一輪較快增長,一個大的背景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進入到工業化雙加速的發展階段當中,要把這些重要的戰略性機遇把握好的話,我們一直強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既不要升溫過快,也不要降溫過快。我的觀點是,在大的發展階段背景下,我們把這個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好,就要把經濟發展各個方面充分發揮調動出來。既不要讓它在一起時間內過快升溫,也不要在一定時間內過快降溫,我們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持經濟在8—10之間這樣一個持續較快增長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我的感覺是,還是基于避免這種大起大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也充分估計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種發展階段所具備的發展能量和潛力。

    主持人: 保持經濟增長速度在8%以上的壓力增大的情況下,這時候調整經濟方式是不是會有更多的困難?

    張立群: 在經濟增長升溫比較快的時候,結構調整或者發展方式轉變困難是比較大的。而在經濟增長速度回調的時候,恰恰是推進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深化改革比較有利的時機,我們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在防止經濟增長過快回調的過程中也確實應該注意,怎麼把保增長和調整優化結構、轉換發展方式、深化改革更好的結合起來。使經濟增長在保持一定速度或恢復一定速度當中,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的態勢。

    主持人: 我們看到一些具體的狀況,比如調結構,調整發展方式是需要時間的,比如一個企業是做出口加工為主的,現在發展搞品牌,需要時間需要投入,有時候會出現很難取舍,如果這時候把人力物力財力用在調結構上,勢必會影響原來的增速,您認為會存在這樣的矛盾嗎?

    張立群: 我認為保增長是經濟轉型的目標,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是中長期的目標。但是中長期的變化是潛移默化地分布在每一個短時期當中的,這兩個方面還是有結合點的。最近這兩年外貿出口方面,出口數量減慢,出口額增快,出口價格在提高,這表明瞭我們在保持外貿出口增長方面,和提高出口競爭力是不矛盾的。其他方面也是這樣的關係。

    主持人: 我們剛才看到海關的數據不是非常樂觀,是不是意味著對于出口型企業真正的嚴冬還沒有到來,明年出口的形勢更加嚴峻。

    張立群: 對,應該做這種考慮。今年世界金融危機主要在金融係統內傳播,現在看起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對于發達國家消費投資的影響開始越來越多表現出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開始出現問題,都傳遞了這種信號,明年世界經濟的問題開始更多地蔓延到實體經濟方面,而實力經濟增長減速會對國際貿易量産生直接的影響,對我們的外貿出口産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對明年的出口形勢應該做更嚴峻的估計。
   
    主持人: 張老師,國際視野中的中國和我們自己心目中的中國有一個差距,這已經得到了證明,我們自己對中國經濟明年增長的判斷是8%以上。但是世界銀行是7.5%,世界銀行在看中國的時候統計方法更多的是從全球的趨勢看,因為全球需求下降,中國是出口比較大的經濟體,而我們的計算方法更多是從國內産生的需求算。

    張立群: 這種分析預測的角度是很重要的,世界銀行更多從世界經濟著眼,在世界經濟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中國經濟,作為實力經濟明年的前景十分嚴峻,因此影響到對中國經濟的評價。我們立足中國國內的國情分析中國經濟,看到很多積極的因素,看到巨大的發展潛力,對這種情況下對經濟發展的預期指標會有一定的差距。

    主持人: 我們再回到剛才聊的保增長調結構的話題上,有個説法説最近環保總局審批項目的速度在加快,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要保增長,對很多企業,特別是高污染行業的限制越來越多,這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但是為了保增長,如果在這時候強化這些要求的話,對企業的盈利立刻受到影響,這時候怎麼解決這種矛盾?

    張立群: 這對我們是一個重大話題,保增長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如何比較好的統一起來,確實是我們面對的重大課題。保增長確實任務非常急也非常重,使用的措施政府的參與程度是比較高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量的增加投資,大量的增加項目建設,而且要求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工作量到位,投資訂單能夠表現出來,這樣的活動不可避免會對優化結構、對轉變發展方式、對節能減排工作會帶來這樣那樣的不利影響。所以如何在保增長的過程中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好地貫徹和堅持下去,確實是擺在各級政府,也是擺在社會各個方面的一個新的課題,這個課題非常具有挑戰性。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國際油價劇烈波動 中國燃油稅改革萬眾關注 2008-12-08
[直擊華爾街風暴]各銀行將如何解決融資難問題? 2008-11-19
[直擊華爾街風暴]汽車産業是工業中的工業 2008-11-18
[直擊華爾街風暴]A股基本進入上升趨勢 2008-11-17
[直擊華爾街風暴]四萬億元救市方案出臺更提前一點更好 200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