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住宅成交量恢復至今年7月水平
    2008-12-02    作者:李和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在房産新政的促動下,購房者陸續擇機入市,昨日(12月1日)來自易居中國CRIC中國房地産決策諮詢系統的統計顯示,11月上海商品住宅70.85萬平方米的成交量已恢復到今年7月的水平。然而,業內認為成交回升只是一種“暫回暖”,低位盤整、穩中有調仍是大方向。
  根據統計,11月70.85萬平方米的量環比10月上升了41.98%,但同比仍下降44.26%。
  易居中國分析師付琦認為,11月在普通住房新標準&&以及銀行內部信貸放鬆的助推下,購房者逐漸入市,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明顯仍處於低位,並預計上海樓市的成交還將長期處於低位震蕩的運行態勢。
  而11月上海商品住宅新增供應110.9萬平方米,環比10月微升2.26%。
  “可以看出,宏觀政策開始轉向,開發商的市場供應也恢復常態。不過與去年相比,供應仍處下降趨勢,今年1-11月上海商品住宅總供應1148.8萬平方米,而去年同期為1227.2萬平方米。”付琦&&,“而且由於2004年開始上海緊縮'地根',土地新增供應偏少,因而每年商品住宅新增供應已進入下降的通道。”
  價格方面,1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3172元/平方米,環比10月上漲9.53%,同比則上漲18.65%。不過付琦指出,由於11月一些中高價位樓盤成交理想,因次價格指標有所上升,但這與市場實際情形表現不同,成交活躍的仍以低開、優惠的項目為主。
  “11月雖然上海商品住宅月度供求關係依然表現出供過於求的局面,但逐周回升的成交表明了購房者正逐漸恢復理性。”不過,付琦也&&,目前對市場趨勢還不宜過分樂觀,“在政策的影響下,11月的成交還只是恢復到7月的水平,從整體來看,這是應有的正常的數據表現,並不意味市場已重回上升通道,在經濟形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樓市還將繼續低位運行的格局。”
  “新政及降息後對樓市的利好效應有所體現,不過客戶心態仍顯分化。”21世紀不動産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的分析師也向記者&&,“比如上周降息後我們有超過五成的門店看房客戶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平時店內業務員每天帶看量在1.5組左右,降息後即增長至3-4組的水平,且看房客戶對經紀人推薦的一些高性價比房源接受程度頗高。但也有三成左右的門店&&降息後反應較為平淡,賣家和買家對後市判斷不一使得雙方依然圍繞價格博弈,此外,部分買家在公積金貸款上限提升後,對商業貸款依賴程度的下降也是對降息反應不太敏感的一大原因。”
  “總體來説,上海樓市未來的基調還是穩中有調。一是平穩,不大起大落;二是調整,房價要向下走一點。從幅度來看,總體大概會是15%-20%。從時間來看,這次調整大概需要1年。也就是説,明年下半年開始樓市可能會慢慢復蘇。”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如此預測。
  相關稿件
保障性住房考驗地方政府 2008-11-28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調整公積金存貸款利率 2008-11-28
9000億住房保障投資咋落實 2008-11-24
增推保障住房激發社會的消費力 2008-11-24
廣東省未來三年每年投60億元建保障性住房 20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