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稅博弈不該拿高油價陪綁
    2008-11-25    作者:舒聖祥    來源:西安晚報

  國家稅務總局一位權威人士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燃油稅費改革會和國內成品油價下調同時進行。”2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773位車主“聯名上書”國家發改委,請求先進行成品油降價,再討論燃油稅的開徵事宜。(相關報道見18版)

  燃油稅一日不實施,高油價就一日不下降——我們現在正面臨這樣的尷尬處境。從國際原油價格開始狂跌,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雖然“原油加成本”的新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已經在2007年初正式採用,但“跟漲不跟跌”的油價慣例,依然得以頑強延續。而且,公共輿論平臺上的質疑與呼吁似乎已經沒有效果了,于是人們不得不採取“聯名上書”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油價非正常高企的強烈不滿和公平訴求。
  按照流行的一種演算法,油價每推遲一天下降,消費者就要向石油巨頭多貢獻3億元人民幣。換句話説,這兩個多月以來,消費者已經向石油巨頭“發放”了近兩百億的“政策性補貼”。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死纏住油價不降,有一個非常有力的借口:馬上要開徵燃油稅,而開徵燃油稅將和成品油價格下降一起進行,現在是燃油稅拖了油價下調的後腿,當然怪不得石油巨頭。
  然而,現在的原油價格下跌,無非是給開徵燃油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窗口時間”。燃油稅的開徵與否,根本不影響正常的成品油價格調整。從量徵收的燃油稅,與成品油價格並無直接關係。為什麼眼下的燃油稅博弈,一定要拿高得毫無道理的油價來陪綁呢?我們得到的解釋是:這充分考慮了消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換句話説,似乎先把油價調下去了,回頭開徵燃油稅再把價格漲上來,消費者就會承受不了。不客氣地説,這簡直對公眾智商的侮辱,是一種典型的愚民主義思維。
  如此,本來光明正大且頗受期待的燃油稅,似乎反倒成了一種需要夾帶進行的“亂收費”,要讓人們糊裏糊塗地交錢,而不是明明白白地納稅。就像曾經的長途漫遊費一樣,反正是N樣費用累加到一起,消費者只要按總價繳費就行,沒必要弄明白裏邊都具體包含些什麼。現在,燃油稅一開徵,油價再一下降,消費者付出的總價格還和原來差不多,于是都心甘情願地掏錢並且感激有關部門的“煞費苦心”——中國消費者真的有這麼愚蠢嗎?需要這樣的“良苦用心”嗎?
  我們知道,開徵燃油稅不僅需要在“既得利益者”中間平衡分配利益,更需要有消費者參與博弈。燃油稅不應該通過邀請只有“既得利益者”參與的閉門會議的方式倉促決定,而是應該公開舉行聽證會,經過正當的立法程式,公布擬定的徵稅辦法草案,讓各方公開參與討論,達成較為公平的方案後再行實施不遲。但是在此過程中,沒必要為了一個自欺欺人的“愚民主義”,而讓消費者付出異常高昂的“等待成本”——油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安居高位,燃油稅博弈不該拿高油價陪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