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葛劍雄:為什麼罷運才能解決問題?
    2008-11-12        來源:南方都市報

  據報道,重慶主城區計程車司機“罷運”後,主管部門雷厲風行,召開了一係列會議,做了大量協調工作。僅僅一天後,八成計程車已經恢復運作,繼而全部恢復運作。在肯定當局從善如流,俯順民意的同時,我不得不要提同一個問題:為什麼什麼事都要到“罷運”才能解決?
  從報道看,重慶有關部門對出租司機“罷運”的原因了然于胸,而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已是老生常談,但無論如何,都是在政府的職權范圍之內就能解決的。
  例如“加氣難”。據稱今年以來,重慶天然氣供應量較往年有了大幅增加,同比增加9000萬立方米,增幅為28%.而造成“加氣難”原因之一是主城區氣溫驟降,用氣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計程車交接班時間基本一致,集中加氣,出現排隊加氣的現象。但稍加分析,不難看出問題還是出在主管部門。供氣量固然增加,但顯然滿足不了實際需要。這次政府決定每天加供10萬立方米,説明對實際需要的增加量估計不足。從一天之內就能作出增加的決定看,增加供應並無克服不了的困難,那為什麼不能及時採取措施呢?至于後兩個原因就更不成理由,哪個城市的計程車不是差不多時間交接班,今天難道重慶主城區的計程車就改了交接班時間嗎?加氣站就不能按照這一特點採取措施嗎?“氣溫驟降”的原因更可笑,天氣預報還解決不了?那要再出現今年初那樣的冰雪災害怎麼辦?
  又如“份兒錢”。重慶市政府新聞發言人也承認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有的出租汽車公司對計程車駕駛員所收的‘份兒錢’每天增加50元-70元,由此使駕駛員的收入全年將減少2萬元以上”。我不知重慶計程車駕駛員的年平均收入是多少,即使高達10萬元,2萬元以上也要佔20%.這樣大幅度的減少,並且從半年多以前就已開始,難道駕駛員沒有提出要求和抗議?主管部門在幹什麼?現在一罷運,政府馬上允諾“今天”免收“份兒錢”,並下令那些公司降到原來的水準。如果從年初出現這種情況就及時採取如此強硬的措施,還會發生“罷運”嗎?
  我注意到,重慶政府正告那些阻撓城市正常運作的不法分子,觸犯法律必將受到應有懲罰。這是完全必要的。但對有關部門沒有及時採取措施造成“罷運”過程中已經發生的過激行為要加以區別,具體説,要以政府採取措施前後為界線。在此前發生的情況,有關部門無論如何難逃其咎,所以不能單方面追究責任。同時對主管部門長期無所作為、玩忽職守,也應依法查處。

  相關稿件
三亞代市長提出處理計程車罷運四原則 2008-11-12
罷運扎堆期待制度化破解之策 2008-11-12
出租罷運,為何看不到調解員身影 2008-11-12
對計程車罷運政府亦應有連鎖反應 2008-11-12
重慶“的士罷運”的教訓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