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管理必須釜底抽薪
    2008-11-12    童大煥    來源:新聞晨報

    上海10萬名“的哥”中每年平均有1萬名左右轉到其他行業,而收入降低、乘客誤解、黑車猖獗是導致出租車行業留不住人的三個主因。日前,上海市有關管理部門領導與“的哥”座談,並準備設立24小時熱線電話聆聽“的哥”心聲。

    就在這些天,我們看到各地出租車停運的消息此起彼伏:重慶事件尚未得到圓滿解決,海南三亞和甘肅永登縣兩地的部分出租車司機又開始停運,原因大同小異:不滿一些出租車公司壟斷市場、租金過高,以及黑車太多等問題。上海有關方面根據上述情況,採取行動防患于未然,無疑值得肯定。
    不過到目前為止,面對一個全國性普遍存在的涉及出租車根本管理體制的問題,我們似乎還沒有看到有哪個地方真正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各地解決起來基本還是局限于揚湯止沸,而未及更深層次的釜底抽薪。上海此次座談會提出嚴厲整治非法營運;完善溝通機制,定期召開政府管理者、經營者、駕駛員座談會;解決駕駛員“停車、吃飯、如廁”等問題的同時,也提出抓緊研究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尤其是重視企業和駕駛員之間的利益調節。這樣的思路顯然是積極的。但從出租車行業整體的現狀來看,如果只是停留于一般的“你多一點、我少一點”之類的讓步和妥協,在總量控制的大壟斷局面下,出租車司機很難最終掌握談判主動權,或者説,出租車司機很難和公司站在平等談判地位上。今天迫於就業形勢和全國性的壓力,出租車公司可能會稍稍讓利,明天局勢稍緩,可能又是另一套做法了。這樣,一些問題和矛盾終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
    目前全國很多大中城市的出租車管理體制都是控制總量、公司經營、司機承包,不允許個體經營。它是一種特許經營體制,與《行政許可法》相悖(該法規定市場能夠自由調節的,不應設行政許可)。這種管理體製造成的後果,大家都看到了,此前北京、杭州、鄭州、銀川、哈爾濱等地都已經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停運”,原因如出一轍:“份錢”過高、正規出租司機疲於奔命、黑車氾濫。大部分司機起早摸黑沒有節假日,收入卻遠遠趕不上“份錢”,我把它稱為“公司化剝削”。公司實際上不需要多少投入(這部分投入出租車司機個人完全有能力承擔),卻在那兒坐收壟斷配額的“地租”。這方面,上海也有類似的隱憂。誠如司機反映的:如今,僅每天交給公司的“份錢”和油費兩項成本就要600元,很多“的哥”每天工作要達到18個小時,才能維持每月2000元到3000元的收入,不到“份錢”和油費兩項成本的六分之一。
    這種公司化配額體制除了對出租車司機不公平以外,也給社會造成了不公平。一是配額體制永遠滿足不了市場需要——為了維持配額的高“租金”,必須使市場供應永不飽和,不僅導致出租車行業質次價高,而且必然導致黑車氾濫。像北京,正規出租車和黑車各有6萬多輛,幾乎已經等量齊觀平分天下。只要市場客觀需要,打擊是打擊不完的。另外,公司體制也並未帶來全行業的優質服務。一些地方,正規出租車向外地乘客要高價的現象時有發生。
    顯然,公司化配額體制犧牲的是“的哥”和社會的利益,得利的只是和權力有千絲萬縷&&的公司和一些權力尋租者。惟有釜底抽薪,將市場的還給市場,才能杜絕後患。

  相關稿件
重慶發生出租車大規模罷運事件 2008-11-11
三亞部分出租車罷運要求解決租金過高等問題 2008-11-11
甘肅永登縣發生出租車集體罷運事件 2008-11-11
出租車管制制度向何處去 2008-11-11
政府應從出租車行業利益中脫身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