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思撰著,是本簡明扼要但又富有見地的歷史著作,初版以來一直在重印。該書部分章節中,還生動地描述了大蕭條前的繁榮景象。本書內容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美國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

  由著名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思撰著。自其1954年初版以來,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斷再版,是學術界和證券投資界經常大量引用的典範性著作。《大西洋月刊評論》認為:“經濟文學很少以其娛樂價值而著稱,但這本書卻做到了。加爾佈雷思的文章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這個國家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

 

  ■從鏗鏘的歷史中,尋找經典;從凝血的經典中,檢索未來的通途!

  ■“華安基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立意在紛繁的往昔中,披沙拾金,以最鮮活的語言,再現真實的歷史場景,從而使讀者沉浸其中,體悟市場的風雲變幻、血雨腥風。

  ■“兵者,詭道也。”市場亦然。

  ■“上兵伐謀。”

  ■無疑,本套叢書有助於讀者撥開過往的雲煙,從中發現惠助當下的智慧與謀略。

 

  由著名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思撰著,是本簡明扼要但又富有見地的歷史著作,初版以來一直在重印。該書部分章節中,還生動地描述了大蕭條前的繁榮景象。本書內容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美國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

 

  序 20世紀90年代的觀點
  關於資料來源的説明 
  第一章 “幻想、漫無邊際的企盼和樂觀態度”
  第二章 應該做些什麼 
  第三章 我們信賴的高盛公司
  第四章 幻想的破滅
  ……

 

  1928年6月,股市向後退卻了一兩個巴勒桑——事實上,6月的前三個星期,其跌幅幾乎已經達到了3月份的全部漲幅。6月12日,這一天的損失尤為慘重,具有里程碑意義。在1年或更長的時間裏,抱有幻想的人們總是在尋思,紐約證券交易所一天成交500萬股的那一天興許就會到來。從前,這只是人們廣泛談論的話題,但偶爾也會出現隨後被事實所驗證的徵兆。1928年3月12日,股市成交量達到了387.591萬股,創下了新高。但是,到了3月底,這樣的成交量已經成了家常便飯。3月27日,成交量達到了479.027萬股;而6月12日則有505.279萬股股票換手。行情表也跟在股市後面幾乎每2小時刷新一次。無線電股下跌了23點,紐約的一家報紙開始列數當天發生的事件,並且報道説“華爾街的牛市昨日崩潰,爆炸聲響徹世界各國”。
  自馬克吐溫的死訊公布以來,牛市“死亡”的消息是最早提前公布的。7月,股市出現小幅上揚,8月強勁反彈。此後,股市再也沒有反彈,即使選舉提案也沒有産生真正的影響。9月17日,羅傑沃德巴布森(Roger Ward Babson,1875~1967年,美國金融統計學家,準確地預測到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盤。——譯者注)在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鎮向聽眾發表講話説:“如果史密斯[指阿爾弗列德伊曼紐爾史密斯,SmithA1fred Smith,1873~1944年,美國民主黨人,紐約州長(1919~1920年,1923~1928年),1928年在總統競選中被赫伯特胡佛擊敗。——譯者注]當選,並且民主黨在國會佔據多數席位,那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1929年會因此而遭遇經濟蕭條。”他同時還説:“如果胡佛當選,並且共和黨在國會佔據多數席位,那麼結果應該是1929年將繼續繁榮。”也許,公眾已經知道胡佛會當選總統。不過同月,重要的權威人士恢復了信心。安德魯威廉梅隆(Andrew Mellon,1855~1937年,美國金融家、政府官員,1921~1932年擔任美國財政部長。——譯者注)發表講話説:“沒有擔心的理由。繁榮的高潮仍將持續下去。”
  梅隆先生並不擅長預測,此後説類似話的任何其他公眾人物同樣都不善於預測。他們的預測都不靈驗。我們不能認為喜歡預測的人就能夠比其他人看得更遠。梅隆先生參加了一個在我們的社會裏被認為對影響商業周期進程具有重要意義的儀式。據稱,鄭重聲明繁榮將持續下去有助於保證繁榮實際持續下去。特別是實業家非常相信這種咒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