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擰巴的計程車管理體制蒙混過關
    2008-11-11    李星文    來源:北京青年報

  昨日,《法制日報》報道了已然平息的重慶計程車停運事件的來龍去脈,對逼使計程車司機採取過激行動的深層原因做了調查。記者發現,出租汽車運營中存在著一個扭曲的利益鏈條,計程車公司坐收暴利,司機只能掙到有限的辛苦錢,而黑車更是在保護傘的支援下,切走了很大一塊蛋糕。

  回看重慶計程車停運事件,政府部門的積極應對令人欣慰。由于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特點,計程車的停運對市民的工作生活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政府部門沒有強壓計程車復工,也沒有秋後算帳地處理“非暴力、不合作”的司機,而是認真搜尋問題産生的根源,並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無論是市委書記出面聆聽司機們心中的委屈,還是立桿見影地把上漲的“份兒錢”減下去,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思路。整個過程中,資訊公開的坦誠、善解民情的作風、謙抑求實的態度,都是值得讚賞的。
  回撥份兒錢,暫不漲運價,多建加氣站,狠打黑出租,四條針對性很強的措施出臺,重慶計程車旋即恢復了正常運營。前兩條快線措施,使出租司機的負擔陡然減輕,後兩條是中長線措施,一段時間以後可望使合法計程車受益。然而,也應該注意到,這都屬于就事論事的范疇,還沒有深入觸及計程車行業的體制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計程車停運的直接導火索是份兒錢,而長期給司機添堵的卻是擰巴的計程車運營制度。以出租司機和出租公司的關係為例,司機一上來要向公司交納數額不菲的“預收營運款”,然後按月交納沉重的份子錢,要付出沒時沒晌的辛勤勞動,所得卻是利潤的小頭。而出租公司憑手中的經營權坐收利潤的大頭,名義上要負責司機的培訓和管理,但一産生費用都得司機出,包括修車。司機們把這種關係形象地概括為:司機養雞,公司取蛋。這種強弱分明的關係一旦形成,出租公司的攫取之手就會不斷延伸,這次以“人力成本上升”為由漲份兒錢就是明證。出租公司的貪婪直接引發了停運事件,給市民帶來了巨大的不便,使政府支付了高昂的行政成本,不予以懲戒是説不過去的。如果不就此調整出租司機和出租公司的利益分配機制,風頭一過,出租公司又故態複萌,説不定還會生出新的事端。
  還有黑車過多的問題。記者了解到,黑車主要並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包括了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行為,“這些企業不知有何神通,竟然能夠在已經批準的合法運營的出租汽車以外,再批出與合法出租汽車完全一樣的出租汽車”。也就是説,黑車營運者可能已和主管部門達成了某種默契,在大為減省了運營成本的情況下上街搶生意。不知道黑車和監管者之間有著怎樣的利益關聯,但有這樣的假出租大量存在,真出租的日子肯定好過不了。
  手續完備的出租公司內,出租司機是沒多少話語權的受氣包。到了街上,還要被無牌無照的黑車擠兌。這只能説是計程車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出問題了,如此扭曲的態勢是不可能長期平安無事的。因此,政府部門在見招拆招地解決了出租司機們迫在眉睫的訴求之後,應該著眼于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和重構,理順當事各方的利益關係,搗毀幕後不可告人的交易鏈條,這才有可能使計程車行業走向健康有序。

  相關稿件
計程車特許經營體制該改 2008-11-11
計程車司機罷工,公眾利益該誰買單 2008-11-11
重慶計程車罷工再次揭開體制病灶 2008-11-11
應該正視計程車罷工事件的正面意義 2008-11-11
重慶計程車罷運的示范效應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