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計程車罷工再次揭開體制病灶
    2008-11-11    文/張若漁    來源:半島網

    重慶市主城區出租汽車11月3日全城罷工。在重慶市各個街道上,不見一輛出租汽車,許多欲乘計程車的市民連聲抱怨。(人民網11月3日)

    很多問題總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會引起關注。重慶計程車全城罷工顯非一日之寒,但我們看不到醞釀過程,只看到爆發的結局;我們看不到溫和的談判,只能看到激烈的對峙。
    更可怕的是,事態當前,政府甚至找不到談判對手。談判對手隱匿不見,令政府處置機制陷入茫然,只能以“全力調查操縱計程車罷工的人員”安撫民眾。但顯然,這種訴諸于威壓的行動無益于事情的妥善解決,只能令談判對手更深地隱形,從而加劇事態進一步惡化。即使政府強令計程車上路,但矛盾既已糾結,平息此次罷工的當口難免成為彼次罷工的開始。
    計程車市場一直以來備受詬病。紛繁復雜的利益糾葛時有耳聞時有所見,成為社會矛盾的凝聚之地。紓解之道,也即變革計程車營運和監管體制,不可謂不鮮明而有效,但利益相關方對自身既得利益的把持強悍有加,深受其害的計程車行業如果不能期待自上而下的變革,也只有自下而上“倒逼”變革。“罷工”就此成為最淩厲、最具威懾力量的工具,盡管恐怕連計程車司機也不會認為這有多合適。
    如今的計程車市場毫無疑問是一塊壟斷市場。公司制運營的堅硬格局阻絕了個體運營的所有可能。政府在這塊市場上建立了很高的進入門檻,如果你想開出租,只能委身于某個計程車公司旗下,否則就是“黑車”,就是打擊的對象。
    本來,如果計程車公司與旗下計程車建立起一種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這種體制也不是沒有繼續下去的可行性。但現實卻是,公司與計程車司機之間,構成盤剝與被盤剝、損害與被損害的畸形關係。計程車公司名目繁多的收費疊床架屋,使二者之間的這種關係岌岌可危。對計程車司機而言只有兩條出路:其一,脫離公司成為“黑車”。事實上,即使冒著極大的營運風險,很多計程車司機仍然願意選擇自我放逐;其二,繼續“挂靠”在公司之下,以一種“合法”的形式疲于奔命。如果忍無可忍,除了一次次在體制內合理合法地伸張訴求,就是以激烈的方式對抗。不難看出,這兩條“出路”其實都是沒有出路的,不管哪一種選擇都意味著對自身正當利益的放棄。
    為什麼就不能放開市場,實現計程車個體運營?只有讓計程車個體運營,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花樣迭出的管理費和其他費用,也才能讓計程車價格在應對油價、物價上升的時候,有更多騰挪的余地,消費者更可從中受益。當然,計程車個體化之後必然帶來監管上的壓力,但這絕不是拒絕改革的理由。在公共利益與既得利益之間,政府的職責所在必然要求其選擇前者而不是後者。
    計程車市場拒絕變革的結果,就是這塊市場經不起稍微的風吹草動,政府與計程車公司把所有的“矛盾”集于一身,最終殃及公共利益。借著此次重慶計程車罷工的激烈案例,有關部門理應把體制變革提上議事日程。    

  相關稿件
應該正視計程車罷工事件的正面意義 2008-11-11
重慶計程車罷運的示范效應 2008-11-11
海南三亞部分計程車罷運 2008-11-11
應對計程車罷運 舉一反三為上策 2008-11-11
計程車管理能否從:三級:精簡為:兩級: 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