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管理能否從:"三級"精簡為"兩級"
    2008-11-07    安徽 徐經勝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于計程車的“份兒錢”,人們早已對此進行過質疑。也正是由于計程車行業“份兒錢”的存在,加重了計程車司機的負擔,同時也間接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在計程車行業之所以出現了一個不明不白的“份兒錢”,都是目前計程車管理“三級”模式惹的禍。
  一直以來,我國計程車行業管理基本實行“三級”模式:“政府——計程車公司——計程車司機”。其一般做法是,計程車公司從政府獲得經營權,並由公司直接出資購買車輛、雇傭司機。而在有些城市,計程車公司取得了經營權之後,甚至連車輛都不需要買,很多計程車司機自己買車,只是挂著一個計程車公司的牌子。
  計程車行業管理的“三級”模式,看似是“方便管理”,但是,很多城市的計程車公司並沒有花費多大管理精力。有的計程車公司就是挂個牌子,幾個人辦公,除了收錢好像並沒有多少事情要做。當然,這種“三級”管理模式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政府部門通過經營權拍賣,可獲為數不少的收入,而計程車公司在獲得政府授權之後,就有著穩定且不菲的“份兒錢”。而很顯然,政府的經營權拍賣所得和計程車公司的“份兒錢”,最終都是需要計程車司機和消費者來買單的。
  如果計程車行業管理模式能夠從“三級”精簡為“兩級”,即“政府——計程車司機”,那至少這些“份兒錢”是可以省下來的。如果“份兒錢”省下來了,那肯定能夠減輕計程車司機的負擔,也同樣能夠減輕消費者的負擔。但讓有關部門感到擔心的可能就是這種“兩級”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難度。其實,只要措施得當,“兩級”管理模式不一定有多大管理難度。據報道,河南省新鄉市已面向個人公開出讓計程車經營權,效果很好。1998年,溫州全面實施計程車經營個體化政策。9年來,“溫州模式”也是全國聞名。
  計程車管理模式從“三級”精簡為“兩級”,其實最主要的不是什麼管理問題,而是既得利益問題。從目前情況看,精簡計程車行業管理模式,取消“份兒錢”,已經是大勢所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