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將逼中國加速擴大內需?
    2008-11-06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奧巴馬當選贏得了世界的歡呼,世界股票市場以上漲迎接美國政府下一任掌舵者。

  人們歡迎奧巴馬,不是因為尚未走馬上任的他已經顯示出過人的經濟才能,而是因為過于厭倦以往的日子,奧巴馬的“改變”剛好迎合了這一風潮。人們已經厭倦了替華爾街代言的白宮,厭倦了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厭倦了無休無止的倒閉與衰退。從美國刮起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使此輪美國總統大選具有全球意義。
  對于人們厭倦的一切,奧巴馬上臺之後將會反其道而行之,在危急時刻國家資本主義大行其道,目的在于使公平資本市場登上舞臺。人們希望奧巴馬鼓勵中小企業與中産階層的發展與消費,能夠重建相對公平的經濟秩序,使人們對美國的價值觀恢復信心。
  奧巴馬採取的經濟措施可能包括向增加就業崗位的公司提供補貼、給中低收入階層退稅、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加強對華爾街肥貓的監管,建立公平貿易,對于採取“關稅、補貼、控制匯率”等方法支援出口的國家進行制裁,以數十億美元開展老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資金直接提供給還不起按揭的貸款者——奧巴馬推行的政府項目將會增加政府的債務,結束伊拉克戰爭無助于減少赤字。
  奧巴馬上臺與羅斯福上臺相同,美國將推行由政府主導的公平市場經濟,減少壟斷與暴利,抑制大財團的力量,由此可以得出兩個“減緩”的結論:第一,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步伐將有所減緩;第二,由大企業推動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將有所減緩。
  對于中國而言,有兩方面應予注意,一是新能源,二是內需。
  經濟增長歸根到底要靠企業生産效率的提高,在網絡科技之後,世界經濟生産效率的提高主要在新能源領域,無論是碳貨幣的推行與國內外新能源項目被熱捧,無不説明全球資金繼續聚集于新能源領域。奧巴馬同意有限度開採近海石油,但把重點放在新科技上;他建議在未來十年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時給從事這類研究的公司提供稅務優惠。今後全球經濟發展遭遇的最大瓶頸是能源,誰能在新能源商業化上拔得頭籌,誰就將成為下一輪經濟的增長極。目前各國都在爭奪優先權,下什麼中國、歐洲取代美國的結論為時過早,一切要看新能源爭奪戰的勝負。如果中國要想在這次爭奪中獲勝,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市場化的辦法鼓勵能源的節約使用與新能源的開發,而不是在什麼煤變油之類的概念遊戲上花樣翻新。
  為了維持美國中下階層的利益,奧巴馬將以推行公平貿易為盾牌,實行某種意義上的重商主義政策,以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在10月29日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一封信中,奧巴馬表示: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 (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他還表示:“如果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援貝裏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制造的紡織品。我也支援將‘紗後規則’納入自由貿易條約。”奧巴馬屢次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毫無疑問,這實際上是在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産業結構大調整,中國再也無法以出口拉動經濟,保持每年20%的出口增長,而只能靠增加政府投資來應對經濟失速之急,靠擴大內需吸納過剩的産能。為了應對經濟失速,預計我國明年至少擴大70%的國債發行規模,以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社會保障體係,促進經濟增長。
  過去5年,我國經濟增長,國內的投資熱潮特別是在重工業領域的投資立了大功,但這些投資在經濟下降周期成為累贅,如果內需不能擴大,投資就是無本之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1月4日表示,為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拉動消費,政府將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應並改善醫療保健服務,這樣將解決中低收入階層消費的後顧之憂。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中國經濟將處于漫長的經濟轉型階段,從投資與出口拉動,轉向投資與內需拉動,這説明,政府與市場不會鼓勵資産價格的大幅上升,資産品價格將處于漫長的盤整期。

  相關稿件
奧巴馬將給中美經貿帶來多大變數 2008-11-06
奧巴馬效應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 2008-11-06
奧巴馬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2008-11-06
奧巴馬面對的全球性挑戰 2008-11-06
[質疑]奧巴馬貿易政策引疑慮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