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奧巴馬接過布什的爛攤子
    2008-1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1月6日發表社論《奧巴馬接過布什的爛攤子》指出,一如所料,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擊敗麥凱恩當選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理論上説,以多數優勢當選的美國總統民意支持度高,可以放手作為,應可望有較大成就;但是,在像美國這樣一個民主國家中,國會與輿論民意的制衡力量強大,總統縱然想按自己的意思大展鴻圖,事實上卻並不容易。試看美國近代以多數優勢當選的總統如艾森豪威爾、尼克松、裏根甚至克林頓等人都缺乏建樹,有些還出了差錯;因此,欠缺行政經驗的奧巴馬上任後是否會有傲人的成就,是有待觀察的。

  社論摘錄如下:

  按過去幾年及目前的狀況來看,奧巴馬要想在未來4年于內政上有所成就,幾乎是辦不到的事;如果他想要留一個漂亮的紀錄,仍只有在經濟與國際問題上設想。到今年9月,布什政府本年度的赤字已達4500億美元新高,待奧巴馬正式接手,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1萬億,他首先要面對無錢兌現競選承諾的窘境;在背負如此龐大的債務下,美國未來恐怕不得不加息,但經濟危機並未因此緩解。在國際課題上,美國即使不是國際警察,但畢竟仍是唯一超強,奧巴馬已承諾要將美國價值推展到全球,所謂的美國價值,是民主政治、自由市場、人權、經濟合作及軍事安全等。然而擺在眼前的客觀情勢,卻有多重困難尚待克服。
  首先拿中國問題來説,奧巴馬決心要延續與中國全面交往,但交往到核心便會産生價值觀的捍格,人權便是一個永遠難解決的問題。此外,美中之間的貿易失衡局面仍在,未來4年內,中國對美出超可能更多,則糾紛也必然更多。安全問題上,美國要求中國不輸出導彈技術,不賣武器給某些支持恐怖活動國家,中國的標準答覆是:那你就不要賣武器予台灣,談到此便是僵局;況且美國如何處理台灣問題,更牽動美中關係走向。
  再以對俄羅斯方面看,情況是既矛盾又帶危險性。從耶爾欣到普汀再到梅德韋傑夫,美國並沒有因為俄羅斯的合作而將其視為夥伴,實際上仍將它視為潛在的敵人。由北約東進計劃不僅將防線推到俄羅斯門口,還在烏克蘭等地搞所謂顏色革命,最後逼得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由此來看,未來4年美俄關係仍處緊張狀態。
  當然最棘手的還是美軍何時撤出伊拉克、阿富汗問題。其實許多美國人都已看出,布什政府正不知不覺的掉入了另一個越戰的泥淖而不克自拔。布什一方面承認對伊戰爭的錯誤,一方面又堅持不撤軍,美國依然深信憑恃美國最現代化的武器和裝備,必定能夠在短期內肅清反美勢力而穩定局勢。諷刺的是,美國由始至終從未擬定一套目標清楚、確實可行的伊戰後藍圖。在軍事上戰略布局失當、戰術乏善可陳,在政治上美國因自縛手腳,既未能以戰止戰又不願其它國家過度介入伊重建,在和戰兩難的困局下抽身不得,而且愈陷愈深。如今布什拍拍屁股走人,卻要奧巴馬收拾爛攤子。
  奧巴馬唯一能推動的似只有中東和平計劃了。中東和平固然是美國利益所在,但歷任美國總統都以不得罪國內猶太裔選民為優先考慮,不敢對以色列施以過大壓力。鴿派領袖立夫尼如果順利當選以色列總理,其謀和意願將使美國有了著力點,這一趨勢如能保持下去,中東和平會有相當程度的收穫。
  至於伊朗及朝鮮核危機,布什後期雖已籌劃推動新和談,但很難有具體進展。看來面對各種複雜棘手的國內外政經事務,奧巴馬要滿足選民渴望改變的心理,建立可以垂之久遠的勳業,委實不容易。

  相關稿件
香港《星島日報》:看看奧巴馬如何轉變美國 2008-11-06
香港《大公報》:應對衰退奧巴馬需加強與中國合作 2008-11-06
英國《金融時報》:奧巴馬贏得歷史性勝利 2008-11-06
《洛杉磯時報》:奧巴馬應善用選民託付帶領美邁向未來 2008-11-06
聯合晚報:築墻拆墻:奧巴馬啟示錄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