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島日報》:看看奧巴馬如何轉變美國
    2008-1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星島日報》11月6日發表社論説,美國昨日大選,不但把奧巴馬送進白宮,還讓他所屬的民主黨掌握國會參眾兩院的明顯大多數,令奧巴馬落實帶來“轉變”的承諾如虎添翼。實際上,美國經濟的爛攤子卻不是朝夕可以解決。

  社論摘錄如下:

  華爾街股市初段上揚,並不一定顯示投資者認為奧巴馬政策對華爾街友好,而是重復美股在多屆總統大選後反彈的走勢,大家為塵埃落定舒一口氣。美國金融危機在全球聯手救市後,開始有紓緩跡象,可是,擺在奧巴馬面前的樓宇斷供、失業率上升、消費萎縮等問題,明年可能比今年更差,經濟衰退成為難以揮散的陰霾。
  奧巴馬與共和黨麥凱恩角逐總統寶座,直到近月金融海嘯捲起,兩人的民意調查支持度才明顯擴大。絕大多數的美國人現在最關心是經濟問題,經濟衰退比伊拉克戰事更有力趕共和黨出白宮。
  奧巴馬最急切要解決的頭號難題,就是如何紓困和重振經濟。他與國會領袖商討,能否在下星期通過一個包括公務工程、失業福利、冬季取暖、援助食物券等共值一千億美元的紓困方案。這能否獲得共和黨議員同意及總統布什簽署落實,言之尚早。到明年一月二十日,民主黨主導行政立法兩大機關後,進一步“放水”的政治阻力大減,但仍然面對其他限制。
  布什執政留下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令政府的“放水”能力大受掣肘。雖然美國政府可以開動印鈔機,大發國債,但也有個限度,早前注鉅資入銀行挽救金融體系,布什也要向“大債主”中國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打招呼。
  奧巴馬在當選演辭中,指明不要一個“華爾街蓬勃而大街窮困”的美國,政綱中也包括提高資本利得稅與股息稅為庫房開源,但是,落實起來,卻要考慮股市雪上加霜對美國人退休金和實際生活的影響。
  除了在其他方面減稅和大興土木,奧巴馬在拉票時也曾揚言要保障就業,減少商家外判工序到外國,反對人民幣遭“人為操控”,但要達到他的目的,阻力重重,尤其是金融風暴增加了中國對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戒心。
  布什治下赤字大增的原因之一是攻打伊拉克。奧巴馬表明會在十六個月內從伊拉克撤軍,集中兵力對付阿富汗的拉登“基地”恐怖組織,又願意與敘利亞和伊朗對話。這樣有助紓緩國際緊張,結束一場不受美國人歡迎的戰爭,並節省大量軍費開支。但是,如何能夠體面撤出伊拉克,卻令人傷透腦筋,新政府又可能要面對恐怖分子試探其應變能力的考驗。
  奧巴馬知道轉變艱難,當選演辭中表明任務不是一年,甚至一任可以完成。布什提供了一個很低的&&讓奧巴馬超越他,現在美國人把經濟衰退歸咎於布什政府,預期明年仍要勒緊褲帶,但這耐性未必維持到四年。

  相關稿件
聯合晚報:築墻拆墻:奧巴馬啟示錄 2008-11-06
[影響]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三機遇三挑戰 2008-11-06
奧巴馬將要面臨的五大經濟挑戰 2008-11-06
金燦榮教授談及奧巴馬善於用人才 2008-11-06
肖濱:奧巴馬式新政尚需拭目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