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 美國人希望改變的是現實的生活
    2008-11-06        來源:經參網站

    《澳門日報》116發表社論指出,美國人希望改變的不僅是歷史紀錄,更是現實的生活,尤其是如何克服當前的金融危機。這將是下一位美國總統面臨的首要挑戰。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會有怎樣的改變,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社論摘錄如下:

 

  美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四日的選舉中,壓倒性擊敗共和黨對手麥凱恩,成功當選第五十六屆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首位黑人總統,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美國,迎來了艱難曲折而又充滿憧憬的變革時代。
   正如奧巴馬所説,美國面臨的挑戰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以及全球環境問題三大問題。美國選民此次投票選出奧巴馬的主要原因,也就在於對未來美國經濟、國際形象的殷切期待。布什政府固執地推行一些失敗的政策,成為麥凱恩選舉的沉重負擔。在奧巴馬陣營的猛烈攻擊下,這種致命負累産生了明顯的效果。許多搖擺的中間選民,最終轉投奧巴馬的票。他們認為,今天是改變的時刻了,只有年輕、充滿活力的奧巴馬才能帶領美國恢復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人用自己的選票批判了布什政府的政策,擯棄了共和黨,也希望從此改變美國。

  奧巴馬主張提高稅收,重新分配美國人民的收入。共和黨人麥凱恩,則以保護美國民眾的財産、保衛美國國家安全的英雄自居。因而,在麥奧對決之初,麥凱恩曾給奧巴馬扣上“社會主義者”的帽子。其實,奧巴馬不是搞社會主義,只是借鑒社會主義的某些先進內容。美國一向自認是民主樣板,雖然此次由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和美國經濟衰退,它也並不認為這是制度的優劣造成。奧巴馬執政後的美國仍會在全世界普及美國式民主、美國價值觀,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然而,在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後,備受經濟衰退威脅的美國人還是用選票選擇了這個被麥凱恩貼上“社會主義者”標簽的人。美國多數選民擔心,如果繼續由共和黨當政,拖垮美國的政策還會繼續下去。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攻打伊拉克師出無名,推行單邊主義屢屢受挫,形象受損,國際競爭力不斷降低。因而,當奧巴馬從今年初喊出“改變”的口號,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自然聞風而起,精神振奮,團結在奧巴馬的旗下,要用選票來改變現狀。

  奧巴馬的當選,是各種因素使然,與過去三十年的歷次大選相比,二○○八年的美國大選不是對內政、外交的策略微調,而是在檢測整部機器的運轉,從美國文化基因中尋找通向未來的力量。奧巴馬以自己的出身和經歷,生動演繹和成功運用了“美國夢”的火熱話題,贏得美國年輕一代人的心。他承諾將重建“美國夢”,為後代創造更好的家園。這些都是導致奧巴馬勝選的重要原因。大多數美國白人和黑人認為,是時候顯示美國真正進步到種族平等的時代了。奧巴馬因緣際會,提供了這個機會。他不僅贏得了絕大多數有色人種的選票,也贏得了原本是共和黨天下的中部保守白人的選票。這表明相當數量的白人選民,接受了美國種族融合的共同價值觀。奧巴馬終於擺脫“佈雷德利詛咒”順利當選,這是美國種族平等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繼民主黨人奧巴馬贏得總統大選,民主黨在四日舉行的國會選舉中也傳出捷報。目前控制國會的美國民主黨,不僅保持多數黨地位,而且擴大了在國會的議席數。未來奧巴馬新政府推動的任何法案,共和黨若藉由冗長議事程序阻撓,民主黨可以推動投票停止發言徑行表決法案。由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已經贏得新一屆美國總統選舉,美國政治將出現民主黨同時控制政府和國會的新格局,有利推動新政。

  美國人希望改變的不僅是歷史紀錄,更是現實的生活,尤其是如何克服當前的金融危機。這將是下一位美國總統面臨的首要挑戰。四日晚,在芝加哥格蘭特公園十萬支持者面前,奧巴馬堅定地説:“現在是我們重新實現美國夢想的時候了!”根據程序,奧巴馬將在明年一月二十日正式宣誓就職。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會有怎樣的改變,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