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築墻拆墻:奧巴馬啟示錄
    2008-11-06        來源:經參網站

    臺灣《聯合晚報》11月5日發表社論指出,如今奧巴馬能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因為他的身分、他的立場剛好跟布希八年路線相反。他以非裔背景取得白人信任,所散放的“改變”訊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停止築墻,開始拆墻”。不只拆掉美國社會種族之間的壁壘,也要拆掉美國人為了取得霸權而築起的傲慢城墻。

    社論摘錄如下: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還待官方最後宣布,但奧巴馬當選的跡象和慶祝氣氛已在全美蔓延。多數分析家強調他當選的種族意義,其實,從社會氛圍而言,奧巴馬主張改變、努力“拆墻”的意義更值一提。
    老布希擔任美國總統時,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柏林圍墻倒下,蘇聯共産黨集團長期封閉威權的統治風格也隨之告終。將近半世紀的冷戰對峙結束了,很多人預期,那會是一個全面“拆墻”的時代。人類彼此之間的各項壁壘區隔將逐漸打破,更多互動帶來更多理解,更多理解帶來更有效的溝通,封閉界線會被開放的自由混同取代。九0年代初期,以美國為首的國際政治,也的確像是朝向“拆墻”的方向走。國際互助范圍擴大了,緊張衝突的區域減少了,聯合國的地位與功能也明顯提升了。
    然而,沒有想到,時序進入新世紀,潮流突然逆轉。在高度爭議下,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接著發生了“九一一事件”。布希利用九一一制造的情勢,大步將美國帶上“築墻”的道路:和伊斯蘭國家建立起仇恨壁壘,強橫指定“邪惡軸心”,接著發動伊拉克戰爭,介入阿拉伯世界。在美國國內,布希總統也大力宣揚單一保守的道德觀,打擊多元價值,並以“反恐戰爭”為借口,侵害人權毫不手軟。
    布希總統建立了美國的“單邊霸權”,付出的代價是使得整個世界回頭走向分裂、仇恨、壁壘分明。在保守政策的掩護下,美國國內的窮人與富人也拉開了越來越寬的距離,相對地,提倡多元寬容的知識分子和自由主義者被邊緣化。如今奧巴馬能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因為他的身分、他的立場剛好跟布希八年路線相反。他以非裔背景取得白人信任,所散放的“改變”訊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停止築墻,開始拆墻”。不只拆掉美國社會種族之間的壁壘,也要拆掉美國人為了取得霸權而築起的傲慢城墻。
    不只奧巴馬獲勝,更清楚的是共和黨大敗,美國選民用選票給了布希八年政權明顯評價:“人民受夠了”!希望奧巴馬能帶領美國,乃至影響全世界,從原本的築墻風格中走出來,創造一個更多元更開放的新環境。

  相關稿件
[影響]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三機遇三挑戰 2008-11-06
奧巴馬將要面臨的五大經濟挑戰 2008-11-06
金燦榮教授談及奧巴馬善于用人才 2008-11-06
肖濱:奧巴馬式新政尚需拭目 2008-11-06
[新聞背景]奧巴馬政見一覽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