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三機遇三挑戰
    2008-11-0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奧巴馬于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晚間輕鬆擊敗共和黨競爭對手麥凱恩,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並成為美國歷史首位黑人總統。

    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係。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良好契機。

    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推動作用

    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説,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什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什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係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

    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係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係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

阻礙作用

    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時殷弘教授&&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説,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説明他上&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説,“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係。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裏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説: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裏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係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説,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相關稿件
金燦榮教授談及奧巴馬善於用人才 2008-11-06
肖濱:奧巴馬式新政尚需拭目 2008-11-06
[新聞背景]奧巴馬政見一覽 2008-11-06
吳心伯:奧巴馬或將加速推中國入G8承擔更多責任 2008-11-06
奧巴馬給世界經濟帶來什麼?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