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成就了奧巴馬的“美國夢”
    2008-11-06    作者:東徵    來源:中國網

    美國人終于迎來了他們國家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在這個金融危機肆虐的寒冬,渴望改變的美國人終于從奧巴馬身上,感受到了些許溫暖和希望。

  無數人將巴拉克-奧巴馬的成功視為“美國夢”的再現。一位肯尼亞裔混血黑人,在印度尼西亞度過了童年時光,少年時曾經酗酒甚至吸毒,最終卻考入哈佛大學拿下法學博士學位,此後,從大學講師到社會工作者,再到步入政壇迅速躥紅,直至今天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夢想照進現實,一切倣佛童話。這是大多數人對美國民主和美國夢的直接印象。
  但是,一個黑人總統的誕生歷史並不是像看上去那麼陽春白雪。僅僅在100年前,美國還是一個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大部分女性和全部黑人都沒有投票權,工人缺乏工資和福利的集體談判權,選舉中存在著普遍的賄選和暗箱操作。在歐洲的無産階級已經取得了民權鬥爭相當豐富的成果之時,美國社會卻倣佛還處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階段。
  20世紀20年代前後,美國興起了一場由新聞記者發起並引導的進步主義運動,女性開始在各個州爭取獲得投票權,並取得了局部的成功。出于對兩黨寡頭政治腐敗的失望和反抗,第三黨政治運動同時興起。直至富蘭克林-羅斯福上臺前,進步主義運動所積累的社會公正訴求和力量,與大蕭條一道,逐漸瓦解了美國社會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推行大規模社會公平政策的阻礙力量。
  及至羅斯福時代,美國迎來了民權進步最為迅速的黃金歲月。羅斯福新政的推行,使得美國的工人群體中的大部分人從無産階級變成了中産階級。實行最低工資立法,保障工會與雇主的集體談判權利,針對富人階層的高額累進稅率,配合廣泛的社會保障政策,使得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迅速縮小,成為一個平民化程度極高的中産階級富足社會。在羅斯福去世之後,他的繼任者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以及期間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威爾,無一不在新政的框架之上,致力于繼續完善社會保障政策,同時更為積極的回應民權訴求。
  盡管羅斯福新政為美國當代民主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美國夢”仍然是付出了無數的艱辛甚至血的代價才換來的。20世紀60年代由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博士領導的民權運動,促成了美國1964年的《民權法案》和1965年的《選民登記法》,從而在廢除奴隸制近百年後,爭取到了美國黑人與白人平等的公民權利。也為此付出了金最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的代價。直到今天,種族歧視在美國南部的一些州仍然嚴重,可見,從權利的平等走向最終觀念的平等,仍處在一個漫長的轉變過程當中。
  在黑人獲得平權之後,美國社會因越南戰爭的泥潭、經濟在70年代陷入滯漲,尤其是種族主義問題的凸顯,而在整體上轉向保守。上個世紀80年代裏根的上臺宣告了共和黨右翼保守主義的復辟,而2000年之後小布希的8年任期,則是新保守主義肆虐,美國民主傳統中開放精神被衝擊的最為嚴重的8年。與之相伴的,是中産階級走向破産,財富重新開始向少數人手中集中,社會福利政策被拆解的七零八落。
  慶幸的是,美國人可以通過民主選舉來彌補他們自己犯下的過錯。同時,今天的美國人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可以接受並且衷心的推選出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一位年僅47歲的非洲裔美國總統。我們很難想像,若是換在《民權法案》通過之前,奧巴馬這樣的黑人會有機會獲得公平的教育,他的黑人父親能夠獲得公平的就業機會,更別説在他成年之後,會去從政,成為參議員甚至美國總統。是的,真正支撐著奧巴馬的“美國夢”成真的,正是上述100年來持續不斷的民權運動給美國社會所帶來巨大的改變。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羅伯特達爾在《美國憲法的民主批判》一書中曾不無敏銳的指出,很多人誤以為美國的憲法經典到自建國以來沒有太多變化,其實,美國憲法在200多年中變化之頻繁劇烈,比之其他國家毫不遜色。憲法的這些變化,反映出美國社會觀念的巨大變遷,也是美國社會完善、鞏固其民主制度的真實寫照。各式各樣的民權運動,豐富並改寫了美國憲法的諸多權利法案和憲法精神,而這樣一部永遠富余改革精神的憲法,才是奧巴馬式的“美國夢”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也許,奧巴馬留給人們的,不應該僅僅是“黑人與總統”的聯想,而應更多的是“民權與夢想”的啟迪吧。

  相關稿件
奧巴馬能否重振美國的道德權威 2008-11-06
奧巴馬獲勝美國將進入一個大調整時代 2008-11-06
奧巴馬如何領導一次經濟復蘇的變革 2008-11-06
奧巴馬當選全球時代世俗智慧的美國結晶 2008-11-06
中美關係在奧巴馬任上將小幅高升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