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如何領導一次經濟復蘇的變革
    2008-11-06    作者:陶短房    來源:中國網

  美國大選結束,奧巴馬勝局已定,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打著“變革”大旗的奧巴馬,在一次罕見高投票率的大選中幾無懸念地勝出,金融危機的衝擊、布希政府在經濟問題上交出的拙劣答卷,以及“麥凱恩當選=布希連任4年”的公式暗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金融危機在大選前不久的突然加劇,讓一場原本咬得很緊的選戰突然變得簡單,從某種程度上説,與其説美國選民選擇了奧巴馬,毋寧説他們拋棄了布希,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他們不能再繼續忍受一個給自己帶來收入縮水、投資受損和工作崗位喪失的政府4年之久。
  如今奧巴馬和美國選民都如願以償:選民們可以歡呼布希時代終于結束,新政府將帶來新的經濟政策;而奧巴馬則已經在歡呼大選的勝利,他可以全球第一政治、經濟、軍事強國領袖的身份,領導一次邁向經濟復蘇的變革。
  然而雖然金融風暴幫助奧巴馬輕取白宮,獲得一場輕松的勝選,但即將離開白宮的布希,卻將留給他一個絕不輕松的經濟難題。
  金融風暴迄今並無“稍息”的跡象,且已日益明顯地侵蝕到美國的實體經濟領域,各項指數的下滑趨勢十分明顯,甚至向來鋪張的美國人消費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當奧巴馬還是一個候選人的時候,他只消大聲疾呼“我們不能這樣”,便能贏得雷鳴般的掌聲;但如今他才是掌舵者,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把疑問的目光投向他:我們應該怎樣?
  事實上在選戰中奧巴馬並未係統地闡述“該怎樣”的問題,人們很難從其政綱中,理出一個清晰的經濟戰略思路來,但大體上,他主張更多的政府幹預,主張強勢美元和更多的國際經濟、金融主導權,這勢必帶來更多的貿易保護和摩擦。由于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金融和經濟的衝擊,近來對美國經濟、金融霸權的質疑、挑戰呼聲漸漸高漲。11月15日,就在奧巴馬當選後10天,“20強”峰會就將在華盛頓召開,屆時世界各經濟強國將直接撼動美國主導的經濟和金融秩序。盡管這次峰會主持者仍是布希,但已成“跛腳鴨”的他,勢必將這個燙山芋扔到繼任者身上。如何接好、應付好這個棘手的燙山芋,將是對奧巴馬非常現實、非常嚴峻的考驗。
  就在大選日前一天,《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將大肆舉債,以籌措此前獲得批準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所需資金。布希及其前任令美國政府背負大量外債,整個國家財政一直處于高赤字運作狀態,這原本是奧巴馬抨擊的焦點,但時勢所逼,他當選後首要做的,恐怕恰恰是增發國債,增加債務,否則便無以接續箭在弦上的救市計劃。他的政府將如何在目前的嚴峻形勢下,説服已如驚弓之鳥的國內外債主繼續為美國國債埋單;打著“反赤字、反巨額外債”旗號入主白宮的他,將如何説服選民接受“奧巴馬將繼續大規模舉債”的現實;即使他成功籌得資金,又如何讓美國經濟迅速恢復元氣,都絕非輕而易舉的事。金融危機、經濟不景氣,是布希甩給他的燙山芋,也是對奧巴馬“變革時代”的第一個嚴峻考驗。
  作為失敗者,麥凱恩想必很不服氣,因為他在很大程度上被布希所拖累;事實上布希也並非一點冤也沒有,美國金融積弊已久,也不是布希8年任期所能全部負責的,但政治就是這樣,既然危機發生在布希任內,他就只能認賭服輸。如今接過布希燙山芋的奧巴馬也正面臨這樣的考驗:如果他能成功帶領美國擺脫金融危機,那麼他將作為“變革之父”永垂史冊;反之,如果美國經濟不能在4年任期中走出低谷,選民們將會如今天唾棄共和黨一樣唾棄他,去歡呼新的變革,而不會有人去細究,這些問題究竟是奧巴馬政府的責任,還是布希留給他的、無可奈何的遺産。

  相關稿件
奧巴馬當選全球時代世俗智慧的美國結晶 2008-11-06
中美關係在奧巴馬任上將小幅高升 2008-11-06
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從中右到中左 2008-11-06
奧巴馬上臺須首先拼經濟 2008-11-06
奧巴馬當選美對華政策不會大調整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