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當選全球時代世俗智慧的美國結晶
    2008-11-06    作者:曉宇    來源:瀟湘晨報

  美國人都説這一天會來,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這是一場全球關注,甚至某種程度上參與的美國大選。源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得本次美國大選經濟政策考量成為選戰焦點,而奧巴馬的非洲裔血統,以及麥凱恩的越戰經歷,亦使全球自60年代以來冷戰與冷戰結束在美國價值上的烙印一一被梳理。
  黑馬橫掃美國,白宮終於變成“湯姆叔叔的小屋”,就連遠在非洲的肯尼亞都放假一天“慶祝奧巴馬以及我們國家歷史性成就”,奧巴馬以較大優勢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是40年來美國政治的一段經典的黑白影像。
  當奧巴馬在家鄉芝加哥面對支持者以勝選感言宣稱“美國終於迎來了變革”時,時光逆流,40年前的1968年6月,同樣像黑馬一樣在民主黨基層選舉中脫穎而出的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被刺身亡,民主黨68年大選獲勝的機會由此被扼殺,這位與奧巴馬一樣年輕迷人的候選人,大聲疾呼反對貧困、反對種族歧視、反對無休止的戰爭,被稱為對美國黑人悲慘命運唸唸不忘的白人政治家。再由此前溯到4月4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倒在血泊之中,生前他曾説:“我寧願今天就死在亞拉巴馬州的公路上,而不願泯滅我的良知。”
  從馬丁路德金説“我有一個夢”,到奧巴馬説“是的,我們做得到”,中間僅僅隔著40年時光。今天的美國,面對貧富差距加劇,面對伊拉克“無休止”的戰爭,面對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面對其主導的世界體系走向下滑;今天的美國,于冷戰結束後,在自由貿易全球化過程中已經確定其利益秩序,在開放多元的文化基因與種族融合的環境裏,黑人、拉丁人、亞裔等少數族群與歷來對政治不感興趣的年輕人,表現出了極大的政治參與熱情;今天的美國,已處於Youtube、Facebook等網絡媒體與手機短信這些互動性極強媒介活躍的全球化經濟時代。
  人們在問何去何從,人們需要偶像,而開放多元的全球秩序,以及從此一秩序中獲得的利益,使美國社會的公民權利得以極快地增長,使美國社會的民主素養得以極快地成長,在超越種族、超越黨派的意識方面,取得了空前一致,美國價值表現出了新的凝聚力,就連奧巴馬的對手麥凱恩在選戰中接受媒體訪問,面對奧巴馬的種族話題都説,他相信美國人民會以最適合衡量總統的標準來選出他們的總統,而非以膚色來區分。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促進了開放多元文化的盛行,這一文化的盛行又凝聚了同時代民主、人權、和平、繁榮等世俗智慧,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的産生以及單邊主義的將要結束,正是一個開放多元的全球時代世俗智慧的反映與結晶。
  奧巴馬在選前最後關頭斥鉅資投入的廣告回應選民“最重要的是,我會打開政府之門,並邀你共踏民主之路”,也許有人會問平均每張花費將近8美元的選票值還是不值,奧巴馬的回答絕對是“值”,全世界關注這樣一場“20年來美國最值得關注的大選”,因為在偶像的表演下,有著更深刻的時代蘊含。在今天的美國,黑人不是問題,女人也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民主參與,而用這個時代的世俗智慧來回答,民主依然是個好東西。
  選戰塵埃落定,政治激情必然要讓位於對經濟合理性的構建,這在今天,對“出了兩本暢銷書就當了議員,剛進參議院就選總統”的奧巴馬來説,才是真正的問題。而全球經濟生産力的收益能否滿足這個時代人們對石油、糧食和水等基礎物資的需求,才是這個時代的世俗智慧必須進一步回答的問題。

  相關稿件
奧巴馬當選美對華政策不會大調整 2008-11-06
中國如何與奧巴馬打交道 2008-11-06
奧巴馬獲勝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2008-11-06
奧巴馬新官上任該燒的三把火 2008-11-06
奧巴馬:經濟左轉的弄潮兒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