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在奧巴馬任上將小幅高升
    2008-11-06    作者:周慶安    來源:東方早報

  隨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以絕對領先優勢在選舉中獲勝,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誕生了。這個美國第44任總統,給世界展示了一個典型的美國夢。

  奧巴馬之所以能夠當選,國內外的輿論分析已經夠多了。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在美國人面對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等“內憂外患”的時代命題前面,希望有一位能夠帶來變化的新人。幸運的是,奧巴馬雖然並不具備一個好總統的全部條件,但是他的對手卻不具備最基本的“變化”需求。
  未來四年將是奧巴馬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而這種變化恐怕還不是布什上任之初的形式變化ABC“Anything But Clinton”(逢克林頓必反)。因為布什八年任期所遺留下來的一系列問題,如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美國經濟衰退等都需要奧巴馬重新規劃美國內政和外交政策。從根本上説,當許多美國思想家都在討論美國時代的終結時,這個超級大國的新總統勢必要保證這種“終結”不在自己的任上發生。因為一旦真的出現整個政治、經濟秩序的顛覆性變化,不但是對奧巴馬個人領導能力的挑戰,也是對美國世界地位和美國文化精神的巨大震撼。
  因此,雖然多數人都認為,美國總統選戰中候選人的語言只是選舉語言,作不得數,但是看起來,奧巴馬的“變化”戰略從競選語言轉化為政策性的綱領,已經箭在弦上。正如當年羅斯福、肯尼迪上任時美國所面對的歷史境遇一樣,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根本性變化已經啟動,而且是不得不變。奧巴馬在勝選演説中所使用的那個題目恰如其分地形容了這種狀態:“Changing is coming to America”。套用一句近年來中國的流行説法,美國也進入了轉型期。
  而在這樣一個變革的年代,並非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中。至少從目前來看,中美關係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可能。一方面是小布什第二個任期中,美方提出的“利益攸關方”得到了中國方面的積極回應,在國際事務、雙邊磋商機制方面都有廣泛合作;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中的敏感問題如&&局勢正處於歷史上相對穩定向好的階段,中美之間短期內沒有根本的矛盾爆發點;加之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格局下,拯救美國衰退的經濟,必然要考慮與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充分合作。中國正是其中的一個。多種因素作用之下,中美關係在奧巴馬任上“小幅高開”應不會有太多懸念。
  從歷史上看,許多位美國總統甫一上任,都會遭遇一個中美關係的搖擺期。我們判斷,奧巴馬上任之後,中美關係的搖擺期可能會變得更短。當然,這種不變也存在著一定的變量。畢竟奧巴馬是美國民主黨總統,民主黨在對外政策上更關注人權、匯率、自由貿易等問題。正如奧巴馬在其中國政策綱領中所談到的那樣,既尋求與中國合作推進地區穩定與發展,又關注中國的金融、匯率甚至是人權問題。而隨著民主黨同時掌握參議院,府院合力會放大這些變量的聲音。
  但克林頓的任期證明,中美關係並不是某一議題的附屬品,而是兩國全球、地緣和相互依存等多種利益關係的綜合體,民主黨所關心的變量對於中美關係整體的影響有限。加之在過去數年中,兩黨政治都已經對中美關係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常態化考慮,中美關係在奧巴馬的任上,至少還會有一輪新的攀升。有人將歷史上的中美關係描述為慢牛式的格局,倒相當符合實際情況。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美國總統選舉,世界為什麼要關注美國總統選舉?在這個只存在唯一超級大國的世界體系裏,答案似乎非常明顯。我們關注,是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新的變化;我們關注,也是因為我們力圖挽留一些不變的良性框架。奧巴馬時代的變與不變,都將直接影響到美國和中國的未來,這是我們關注的根本原因。

  相關稿件
奧巴馬當選美對華政策不會大調整 2008-11-06
中國如何與奧巴馬打交道 2008-11-06
奧巴馬獲勝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2008-11-06
奧巴馬新官上任該燒的三把火 2008-11-06
奧巴馬:經濟左轉的弄潮兒 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