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出租車減費也是擴大內需
    2008-11-05    肖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重慶市主城區出租車11月3日全城罷工。在重慶市各個街道上,不見一輛出租車,許多欲乘出租車的市民連聲抱怨。(新華網11月3日)

    據報道,出租車公司對每輛出租車每月收取管理費七八千元,平均每天近300元。如果再加上油錢、維修費等,一輛出租車一天要開多久,才能交夠管理費?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遇到了金融危機,這些危機對中國經濟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很多經濟學家都指出,救市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內需。為此,繼3486項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稅率下月起調高後,財政部9月初提交的千億元減稅規模的增值稅全面轉型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減稅規模保底為1500億元,有望達到2000億元,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這個辦法受到了社會好評。不錯,減稅是救市和保持中國經濟繼續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舉措。可是從重慶每輛出租車每月收取管理費七八千元不難看出,減費同樣不能忽視。當出租車司機把大量收益都用在交管理費上,他們收入很低,哪有錢來消費?
    其實收費多、收費重不僅僅體現在出租車管理費上。新華社3月4日播發的《代表餐桌話漲價:一頭豬不能承受的稅費之重》,報道了重慶市綦江縣縣委書記王越代表反映一頭豬竟要收15種稅費的情況。平均每頭豬要被徵收近60元錢,涉及工商、物價、稅務等5個部門,有的根本和豬挂不起鉤來,如城市建設維護費。這麼多的費,養豬戶如何能承受?當養豬戶收入少時,他們哪有錢來消費?
    出租車司機、養豬戶等如果不想吃虧,最後往往只好提高價格,並往往讓廣大消費者來承擔。消費者承擔的費用成本越多,生活壓力就越大,在消費上的支出就會越少。當消費者無力消費時,擴大內需也就是一句空話。
    目前,減稅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注意,可減費卻未引起足夠重視。為了保障經濟較快地平穩增長,中國不但應在更大範圍內減稅,還要盡可能地減費,真正更多地讓利於民。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