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消費在短期內可能很難有大幅度提升
    2008-11-04        來源:cctv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一鳴

    主持人:晚上好,歡迎收看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為您播出的特別報道《直擊華爾街風暴》,今天走到我們演播室的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副院長王一鳴先生,汪先生你好,我們都注意到今天有一條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抓緊研究,加大投資力度,啟動了一些政策,您覺得這些投資應該主要在哪些方面,我記得在《直擊華爾街風暴》剛剛開始的時候,大概一個月之前,經濟學家已經開始預測,國家需要加大一些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在公共交通,比如大城市的地鐵等等,您覺得呢?

    王一鳴:我們説啟動內需的話,消費在短期內可能很難有大幅度提升,我們1到9月份消費是22的增長率,應該已經在一個高位上,短期內要支撐經濟能夠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局面,我們説還得靠投資,投資可以聯想一下98年,我們應對亞洲經濟危機,當時也是外需急速收縮,當時我記得國家的出口是零增長,當時中央政府發國債,搞自主建設,當初是6個領域,有利于我們經濟的復蘇。02年基本走出調整,應該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輪同樣,短期內我們説還得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和投資力度,經濟的投資空間太多了,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的城市交通,現在到任何城市,中國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是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城市的特點是什麼?人口高度密集,現在每年800萬農民工進入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度非常高。由于汽車進入家庭,所以交通非常擁堵。我們説地鐵是非常值得投資的領域,我説全國工業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搞400、500公里地鐵沒有任何問題。

    主持人:而且符合環保的要求。

    王一鳴:你一説環保我想到,中國煤炭消費量2億噸,我們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多人説我們要超過美國,怎麼改變這種局面?用核電,搞一批核電。我們説醫院看病那麼緊,我們能不能建一批好一點的醫院,大家都希望到三甲醫院看病,搞一些好的醫院。再有廉租房,很多城市沒有成規模的廉租房,因為老百姓不可能人人都去買房。再有我們正在推進國家的科技經典專項,我們現在研制大飛機、包括互聯網,第三代行動通訊,都代表戰略性,能夠支撐我們國家未來發展的經濟領域,我們也可以投資。細細想來,我們要投資的空間太多了。

    主持人:我相信您的判斷代表了很多專家學者,和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心聲。

    王一鳴:我想大家可以看出來,實際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哪些還是很短缺的,盡管物質很豐富了,在基礎設施領域,公共服務領域,我們説看病難、上學難,這個問題還存在,我們農村搞一批學校,這次地震災害學校倒塌比較嚴重,我們搞一批象樣的學校,我們要根本改變人力資本。

    主持人:剛才我們節目中提到了,中國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也看到身邊股市低迷,房市成交也不那麼活躍,大家都有一些擔心,有一些顧慮,此時此刻面對電視機前那麼多觀眾,您想説一些什麼打消他們的顧慮呢?

    王一鳴:我們現在經濟出現了一些變化,説通俗點都是美國惹的禍,跟這次金融危機是分不開的,我們還是有信心的,信心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橫向比較,復的0.3,英國負的,歐元區,日本負0,我們9.9的增長率,能説這個不好嗎?9.9在全球來看,可以説風景這邊讀好,我是這麼認為。第二、從歷史比較來看,過去三年9.8%的增長率,9.9也沒有低于過去平均的增長水準。第三、今年我們取得9.9是在什麼情況下?今年是尤為不平凡的一年,為什麼不平凡?美國的金融風暴不斷擴展,外需急劇收縮,再加上國內出現那麼多自然災害,我們還是9.9,你能説它不好?這是從歷史起步看。第二從經濟好看什麼?增長率、通脹率、就業率,增長率是9.9,一季度10.6、二季度10.1,三季度9,這個增長率非常好的。

    主持人:即使在當年東南亞危機之後,我們的經濟增長率最低沒有低過8.5%。

    王一鳴:有低。那次叫七上八下,也有7.7的時候。再説通脹率,連續5個月回落了,而且還有一個下降的趨勢,為什麼?糧食豐收了,豬肉産量達幅度增長,我們刺激農業生産這是成功的。再看就業率,1到9月份936萬,年初預計是1000萬城鎮就業,現在是900多萬,能説不好嗎?第四、國內經濟平衡,盡管出口受到影響了,但是外匯儲備在增加,順差在縮小,這是好事,原來要減順差,這4個方面不好嗎?這是第二個方面,這是基本的宏觀指標。第三看未來的增長潛力,中國未來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空間,無論是投資需求還是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我説了有很多領域,剛才秘書長也説了,包括鐵路、包括農村道路,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包括農村工程,都有很大的空間,這樣的需求同樣,農村大量的還有升級的需求。

    主持人:我們怎麼看待股市低迷,樓市不景氣的現象?因為有些政策並沒有突破。

    王一鳴:我覺得有泡沫的因素,這次樓市高潮來之後,中國樓市沒有經歷過調整過程,始終往上走,從05年開始,裏面積累了一定的泡沫成份,現在是消化的過程。

    主持人:現在還處在起泡沫的過程中。

    王一鳴:有這個因素,當然也受到國際外部環境的影響。

    主持人:股市呢?

    王一鳴:股市也有外部環境影響原因,全球股市都那麼低迷,中國股市能獨善其身嗎?當然還需要繼續研究討論發展問題。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這場危機對中國來説把壞事變成好事,而且把很多早已經提到日程上的舉措借這個機會做,有很多議題在説,但是一直沒有做,很多政策沒有出臺,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走下去,您覺得在您心目中有什麼先後的順序,我們最期待出臺的會是哪些?

    王一鳴:中國的漢語很有意思,危機,危和機是聯繫在一起的,現在怎麼樣化挑戰為機遇,化壓力為動力,我覺得現在是一個時機。如果情況很好的時候可能很多事不願意去做,不想去做,因為以前企業利潤很高,沒有動力,懶得去做,現在不得不去做,為什麼?因為你面臨風險,面臨挑戰。如果排順序的話,應該有三件事非做不可。除了要擴大經濟投資規模以外,我認為有三件事。第一結構調整必須做,我一會兒可以具體講一下。第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做。第三、進一步推進改革必須做,我覺得這三件事是必須做的,結構調整我們看,中國過去30年經濟發展這麼快,我們産業競爭力是維係增長的重要方面,我們的産業增長來自何方?低成本競爭,不是靠你的技術、品牌、研發、設計、標準。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同樣一個行業有的企業就完了,有的企業依然非常有活力,差在什麼地方?就差在這個地方。

    主持人:這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品牌要升級,我記得羅永福先生在一期節目中説過,中國要做好再做30年襯衫、再加工30年運動鞋才行,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王一鳴:我不完全認同,因為我們已經經歷了30年了,我們傳統的依靠低成本競爭的路已經快接近極限了,而且中國靠這條路也不能成為世界經濟大國,我們要繼續發揮勞動力的優勢,因為我們農村勞動力沒有轉移完,這不意味著我們必須開辟新的一條道路,就是培養我們新的競爭優勢,新的競爭優勢來自何方?來自這些關鍵環節的突破。我給你舉個例子,美國人討論中國高技術産品出口這兩年非常快,有一個季度,我們的高技術産品出口甚至超過美國,如果我們從傳統意義理解産業升級,我搞高技術,産業不就升級了嗎,你比美國的出口增長還高,你的升級任務完成了嗎?你看我們出口的是什麼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你就獲取什麼呢?加工組裝項目,汗水經濟,名義上叫高技術出口,做的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組裝。這樣的路子能繼續走下去嗎?必須推進結構調整,這是非常迫切的。

    主持人:靠靈感,不能靠血汗。但是現在確實有難度,我曾經採訪過一位東莞的制鞋廠的老板,他就説我一直想做自己的品牌,試了很多次都不成功,而且打造一個品牌需要的成本太高了,沒有這個實力,我公司渠道還有一定的困難,國家在這時候是不是需要出臺一些政策扶持這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

    王一鳴:中小企業做品牌是非常困難的,你説做品牌,需要整合,企業間需要整合,這個是非走的一步。中國的産業格局,一端是上游,基本是國有企業,帶有壟斷性,是比較高的。還有一端是比較外向的,加工組裝,我們需要培養中堅力量,這些中堅力量是什麼形象?他應該是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標準,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沒有這批中堅力量的企業成長起來,中國怎麼對國際金融開放?這輪經濟已經調整過了,經濟復蘇了,經濟復蘇了,我們不能重復原來的模式,我們一定要上個臺階。

    主持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高度國際化的香港無法避免受到衝擊的現實,剛才我們看到香港特首曾蔭權説,香港經濟下滑的趨勢在增加,但是特區政府將從四個界別推出救市的措施,更詳細的情況現在就來連線本臺駐香港的記者陳璇。你好,我們在內地也能感受到香港的股市、樓市出現了下滑萎縮,有人預計明年的香港經濟可能會出現負增加,就你了解香港各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哪些具體影響?

    陳璇:的確就像曾蔭權所説的那樣,從一些經濟數據來看,香港的經濟正在走向一個下滑的趨勢,我們首先來看香港的股市,恒生指數在去年10月份曾經到了3萬1千點的位置,但是到了今年的10月31日,恒生指數下挫56%,在房市這方面,樓市9月份交易總額同比下降了29%,除了股市和樓市以外,香港的出口轉口貿易前景並不樂觀,還有旅遊業,雖然旅遊業在香港的整個GDP裏只佔了2.5%的水準,但是旅遊業對香港的就業率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增盈群一再表示,他非常擔心在2009年香港的就業率會有下滑的趨勢。

    主持人:旅遊、金融和航運都出現了問題,剛才香港特首曾蔭權提到,要從四個界別就市,特別是要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信貸額度來放寬融資條件,于現在這些和之前出臺的一些重振經濟的措施,市場有什麼反應,有信心嗎?

    陳璇:在應對金融危機這方面香港政府還是非常積極的,特別像今天正式開始運作的經濟基業委員會就是一個快速反應的結果,但是香港也有香港自己的特點,香港也有香港自己困難,特別是在政策工具的選擇方面,很多人認為香港是自由貿易港,稅率已經非常低了,所以很難再採取像內地出口退稅、貿易補貼這樣的政策,另外在貨幣政策這方面,由于香港實行的是美元聯繫匯率制,這樣調整的空間也不會很大,雖然困難不少,但是香港人對于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情況還是充滿信心的,他們認為之前在幾次金融危機的情況下,香港都是依靠著工商業走出低谷的,這次工商業也將會帶領香港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他們希望香港政府出臺更多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新型工業進入香港,希望政府扶持創意公益展開,因為創意公益在香港的開展能夠為香港締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香港很多人這幾天關注到了溫總理日前在參加上合組織會議時表示,他對香港未來的經濟是非常有信心的,從溫總理的表態來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對于香港的支援還是不遺余力的。

    主持人:謝謝陳璇給我們從香港帶來了消息。

    主持人:這兩天世界各國不斷出臺刺激經濟的措施,這些國家的措施是不是也和帶動民間的力量,包括留,政府開始看了這些投資機構,我們也開始跟進了?

    王一鳴:最近政府出臺了不少措施,第一是放松了貨幣政策,我們調低了利率,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第二調高了糧食的最低收購價,第三我們出臺了促成中小企業發展的一係列政策。第四出口退稅率下調。第五房地産降低首付,免收交易稅等等。下一步怎麼樣刺激社會投資、民營經濟。在經濟的下滑時期,從歷史上來看,還要靠政府拉動,政府投資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其實會帶來很多投資,我們説搞地鐵需要鋼材,需要水泥,需要各種各樣的設備,在這個過程中,怎麼樣給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更大的空間?可以搞一些政府採購,這是有空間的。當然我們説還需要給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寬鬆的環境,包括融資環境上怎麼創造更寬鬆的條件?比如大家也在討論增值稅轉型,能不能在全國推開?企業稅負可以下調一點,都是可以做的。但是最關鍵的還得有需求拉動,涉及到老百姓怎麼樣有信心去消費?這是最關鍵的。消費是收入的函數,還得創造條件,怎麼樣給老百姓直接的或間接的提高收入,因為經濟低迷了,利潤空間下降了,你要通過提高工資很難。

    主持人:個人所得稅。

    王一鳴:個人所得稅再上調,社保投入再增加,他有信心去消費,比如説現在醫改方案在徵集社會意見。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投資海外正是時候 2008-11-04
[直擊華爾街風暴]各級政府沒有“救市” 2008-11-03
[直擊華爾街風暴]股市仍未到底 2008-10-31
[直擊華爾街風暴]亞洲在這輪金融危機中或會逃過一劫 2008-10-31
[直擊華爾街風暴]亞洲股市正擺脫華爾街陰影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