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信貸政策放松對經濟增長有力
    2008-10-28        來源:cctv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連平博士

    主持人:今天走進演播室的是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博士。連博士,在您看來,在明天的美聯儲的會上,會不會有大幅降息的消息傳出?

  連平:我認為降息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美國經濟目前的情況,甚至是危機的發展,目前情況非常令人擔憂,無論是從資訊的角度,還是從股市的角度,還有實體經濟,還包括金融機構各方面的情況來看,都不能令人感到比較樂觀。所以在這個時候,作為美國的政府,除了採用其他的政策以外,降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

  主持人:現在美聯儲的利率應該是1.5,據説這次降的話應該有50個基點,也就是降到1%,這是什麼概念?應該是回到上一輪加息前的水準。

  連平:那是非常低的,在歷史上都是很低的利率水準。

  主持人:這輪降息在您看來,有沒有可能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

  連平:我認為多少還是有作用的,因為從市場來説,需要有不斷地刺激市場的政府行為,不斷地提升這個信心。而這個信心可能有個過程,經過很多種組合的政策,最後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我認為多少還是有作用的,包括它對房地産市場的作用,也應該還是有的。

  主持人:根據您的分析,如果明天傳出降息的消息之後,會在資本市場有什麼反映嗎?

  連平:反映也一定會有一些,但是資本市場是不是一定能出非常強烈的反映,我覺得還是要看其他方面的各種消息。因為對美國資本市場來説太脆弱了,大家知道從銀行業的倒閉,從其他金融機構,包括投行,還有目前的一些實體經濟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一些公司的融資都出現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面,也很有可能在明天又出現一些對市場不利的消息,所以還得看市場的具體運作情況。

  主持人:稍後我們繼續和連平博士進行討論。

  主持人:我們今天看到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因為在此之前我們經常看到亞洲股市和歐洲股市是跟著美國股市在動,但是我們昨天看美國股市依然表現得很低迷,今天亞洲股市出現了強勢的反彈,而歐洲股市好像跟著亞洲股市也出現了反彈的跡象,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變化?在你的觀察中原因是什麼?

  連平:這輪危機風暴中心是美國,遭受重創的是美國的金融業,以及接下來的美國經濟實體。作為亞洲來説這次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金融界遭受的打擊比較小。同時亞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比較高,包括像中國、印度等等國家,應該增長速度明顯高于美國。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實體經濟方面的支撐,同時金融體係相對來説比較穩定,所以大家對這個市場還有那麼一些信心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其實今天亞太股市的領漲又讓人想起了此前的一些評論,這些評論認為亞洲經濟有可能在這輪金融危機當中會引領全球經濟走出這場危機。今天這個股市大漲,我想很多人會強化這種評論,這種評論在您看來有沒有道理?

  連平:在全球來説,亞洲的經濟是可圈可點的,畢竟它的增速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可以維持亞洲經濟增速相對較高,在全球經濟當中表現比較好的狀態。

  主持人:連博士是交通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金融界的自身人士,我知道最近這段時間很多金融業的業內人士都在反思、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甚至這個思考是他們從業以來思考最深的一次。這段時間您的思考結果是什麼?能不能告訴我們。

  連平:最近我也在思考作為金融業,我們通常講作為美國來説,金融業是非常有競爭力的行業,而今天發生了如此大的危機,它的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當然現在各方面現在都有很多討論。今天很有意思,我在飛機上碰到了我大學的一個老同學,他在一家著名的投行幹過,這次在飛機上我們聊了聊。

  主持人:美國的投行?

  連平:美國的投行,非常著名的投行,具體我就不多説了。他談了他的感受,他覺得在美國華爾街,在這樣的投資銀行的機構裏面,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文化,那就是不斷地為了追求利潤,甚至于不考慮任何的風險,也不考慮風險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這臺機器在不斷地加速,推動著風險的不斷積累。

  主持人:這是整個金融界反思的。

  連平:作為我們反思的,一個是金融業本身在産品創新發展的過程當中怎麼樣很好地把握風險,另外是從政府監管層面,要有非常強烈的風險意識,對市場進行嚴格的監管。我覺得在美國的危機到現在來看,最大的問題出自于它的監管,以及由監管形成的這套體制,不斷地在強化已經形成的泡沫,最終導致這個泡沫出現了破裂。

  主持人:我看到一個數據,中資銀行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同比增長了66%,應該是非常大幅度的很可喜的數據,這個數據是否能延續,大家都表示懷疑。三季度好像這個數據已經出現了下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趨勢,您能做一個判斷嗎?

  連平:中資銀行在今年有這樣的業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很多一次性的因素,比如稅收,還有去年的貨幣政策,比如準備金、利率,主要是利率的調整對今年銀行的收益産生了很多好的影響,利差擴大。我們知道中資商業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個很大的構成部分,70%到80%是來自利差,利差的擴大對盈利的增加有明顯作用。

  主持人:但在降息的過程中,利潤來源可能就會縮水。

  連平:對,現在出現的狀況跟前兩年反過來了,就是利差會在不斷地降息過程中受損。另外一方面是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在去年和前年,中間業務在中資銀行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是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去年基金待銷這個業務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今年理財業務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還有一些咨詢顧問業務,都發展得比較快。所以不少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在去年和今年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主持人:這樣的增長能彌補通過利差收入帶來的損失嗎?

  連平: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因為目前對中資商業銀行來講這塊收入比較低,産品比較有限,整個基礎還需要有很好的發展。所以在未來我們覺得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在未來盈利前景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同時利差又在縮小,這樣中間業務應該作為中資商業銀行很好的發展方向。

  主持人:所以今年和明年應該想辦法增加中間業務的收入,通過中間業務的收入來彌補以前傳統的模式帶來的不足。

  連平:對,這就需要銀行進行戰略轉型和業務轉型。

  主持人:好,廣告之後我們繼續和連博士進行討論。

  主持人:我們昨天看到了降息對市場的提振作用還是很明顯的,韓國市場就是因為韓國央行降息,使得市場穩住了信心。現在有一種期待,全球會不會在像被月8號一樣再次展開共同的降息行為?

  連平:我覺得下一步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尤其是歐洲、美國、日本和亞洲一些大的國家,同步採取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也不一定完全是同一個時間,可能趨勢非常明朗,也可能是差不多的一兩天內逐步地降息,我覺得這種可能性都存在。

  主持人:其實這種降息的做法,每個國家可以按照每個國家市場的變化自己來採取一些動作,為什麼大家對全球同步的聯手降息有如此高的期待?

  連平: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很多同步進行的現象,比如説每股下跌了之後第二天開盤亞洲股市也下跌,同步現象經常存在。在這種時候大家有一種期盼,希望政策也同步,這個不是最根本的,主要是在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以及政策的組合程度。

  主持人:也可能是冬天的時候大家抱在一起取暖會更溫暖一些,所以大家更期盼這樣一種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的救市行動。

  連平:稱為抱團取暖吧。

  主持人:這種降息的做法有沒有需要防范的風險,或者説通過降息也可能刺激經濟的增長,但是會不會産生一些負面影響?

  連平:往前看一段時間,美國大幅度的降息持續較場時間,現在有很多分析,認為它是造成目前美國經濟泡沫破滅,當前埋下的根源。現在採取大幅度的降息,未來也有可能性,導致未來的流動性過多,整個經濟中間通脹的壓力比較大,這種可能性也都是存在的。但是在目前情況下,既然市場是這樣一種狀態,形勢急轉之下,必須要採取一些方向性的政策舉動,包括放松貨幣政策,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當然還包括降息的行動,來刺激經濟的發展。經濟出現一定的復蘇以後,相對比較穩定,這時候再調整它的政策,避免將來産生一些副作用。

  主持人:為了防止降息産生的風險,還得有輔助手段來同時進行,一方面可以讓經濟恢復更快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范因為降息導致的泡沫。

  連平:對,光靠降息的作用還是不夠的,降息有作用,但是作用還是不夠,它需要有其他的財政、信貸、貿易政策,甚至是産業政策等各種政策共同實施,來應對這次力度比較大的金融危機。

  主持人:現在評論普遍認為中國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降息的通道,從銀行的角度來看,你們會怎麼樣考慮通過降息之後對銀行的盈利可能會産生的負面影響?

  連平:現在降息使得利差受損是很明顯的。作為商業銀行來講,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如何來改善它的經營,來應對由此産生的盈利壓力,這也是商業銀行考慮的。通常來説要從幾個方面來應對變化,比如説資産做一些調整,多增加一些盈利資産,高盈利的資産,客戶機構也要做一些調整,減少風險比較大的客戶,避免造成成本上升的現象。還要發展中間業務,包括理財業務、信用卡、基金托管等等,有很多一係列的中間業務。中間業務在中國的商業銀行還有很多創新的空間,還有很多很好的發展空間。所以這個方面銀行應該多下工夫。

  主持人:除了降息之外,外界也希望銀行放松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這個放松應該是沿著什麼樣的通道來進行?

  連平:放松中小企業貸款對商業銀行來講,最近這兩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幾乎所有的大的商業銀行,包括股份制的和國有的商業銀行都在內部進行了很多創新,包括中小企業的政策、業務流程、産品,提供了一係列好的産品,還有很多很簡便的業務流程。所以我們看到06年和07年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的貸款增長速度非常快。但是08年,由于整個環境的變化,所以小型企業有很多融資的壓力。在經濟形勢急轉的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也不奇怪。

  主持人:因為銀行也要考慮自己風險的問題。

  連平:對,作為商業銀行來講,把握風險也是自己必須要把握的準則。

  主持人:其實我們看到央行現在也想一切的辦法,考慮除了銀行之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怎麼樣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廣告之後我們繼續和連博士進行討論。

  主持人:今天有這樣一條消息,我們希望連博士能夠給我們解讀一下。央行決定從今天開始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將每兩周一次的頻率發行一年期的央行票據。我們知道在此之前是每一周發行一次一年期的央行票據。對半減少發行頻率,您認為傳遞出什麼樣的信號?

  連平:很明確,頻率相對降低之後,央票發行總量多少有些影響,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自由地調整總量,而不是非常頻繁地發行央票。這是一個。第二個市場人士經常在觀察市場利率的變化,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跟央票的發行有很大的關係。現在通過這個調整以後,希望能夠弱化它和利率變動之間的關係,不要很簡單地成為引導市場利率變化的因素。

  主持人:在此之前我們都知道發行央票的重要功能就是回收流動性,現在減少央票發行的頻率是否傳遞這樣的信號,就是央行利用這樣一種角度來注入流動性。

  連平:可以通過這樣的調整,為他進一步注入流動性提供方便。作為央行來説調控的工具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央票,一個是存款準備金。從目前這個市場的情況來看,需要逐步地釋放流動性,增加貨幣的供應。當然是適度的,能夠使得這個市場的流動性變得寬鬆起來,同時通過降息減少融資的成本,來創造一個相對比較寬鬆的貨幣供應的環境,有利于經濟在寬鬆的貨幣經濟中來恢復,來發展。

  主持人: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其實現在這樣一種放慢發行央行票據的步伐,也和降息的行動在一起?

  連平:是整個貨幣政策同一方向變化的組成部分,但是更多的是有機制性方面的考慮。

  主持人:這樣一來,我們實體經濟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融資渠道,您覺得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幫助世界經濟走出這樣一種普遍的低迷狀態?

  連平:這個恐怕還要從信貸政策方面來看,信貸政策從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央行及時地採取了比較靈活的政策,信貸也已經開始放松,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的下調。這些共同組成了提供一個比較寬鬆貨幣政策的條件。所以這些對經濟增長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剛才有一個沒説完的問題想繼續請教您,在這樣一個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當中,除了銀行之外,那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將會扮演什麼樣的決策?他們扮演的角色能不能起到緩解金融資本之渴的作用?

  連平:這個方面,去年和今年社會上有很多討論,央行在這方面政策也非常明確,而且今年即使推出了新的形勢,就是小額信貸公司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專門為小型企業融資提供方便。我覺得這個問題的解決恐怕需要金融業各個方面都要發揮它的作用,包括大中型銀行,包括小型的銀行,包括社區銀行,還包括非銀行的金融機構,都應該在為小型企業融資方面提供很多便利。作為大銀行來講,它可以專門建立事業部制的公司,或者是事業部制的體制,在一些分支機構專門推行小型客戶的融資。除了這些銀行以外,像小額貸款公司,還有其他的信托,比如信用社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小型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窗口。我想在今後各個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主持人:畢竟在這個時候給中小企業發放福利是整個經濟能夠出現良好增長的一個基礎。

  連平:對。

  主持人:現在是北京時間21點39分,美股剛開盤,我們現在就連線我臺駐美洲中心站的記者吳漢英,漢英您好。

  吳漢英:您好。

  主持人:馬上告訴我們今天美國股市開盤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吳漢英:我手裏剛剛拿到今天剛剛開盤的美股數據,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今天三大股指開盤以後紛紛出現了上升的趨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升了162.3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升了13.2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升了47.13點。

  主持人:雖然上漲的幅度不如亞洲股市那麼大,但是還是讓投資者看到了一線的曙光。我們看到有消息説美國財政部本周將會開始實施用1250億美元購買包括花旗富國等在內的美國九大銀行股份的計劃,以支援他們恢復正常放貸的活動,促進金融係統的問題。根據你的分析,這個消息會不會在今天提到提振美國股市的作用?

  吳漢英:我想美國政府此次注資目的是平衡銀行的收支,使銀行接待更加正常。而財政部的助理部長也表示説不排除政府繼續向保險和汽車等行業企業注資的可能性。這樣一個消息對于下跌的故事影響有多大?我想應該是持保留的態度。最近市場上彌漫的仍然是投資者對于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即使像美聯儲大幅降息這樣的好消息,也沒有能夠抵消投資者對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擔心情緒,造成周期性比較強的股票,仍然呈現普遍下跌的態勢,像美股在周一就出現了大幅下跌。分析人士也預測,投資者仍然在試圖找到市場的底部,可能不會看到那種恐慌性拋盤後確立的底部,而市場底部會在一個漫長的下跌過程中形成。有預測説,市場的波動幅度仍然巨大。我想目前市場上最缺乏的可能還是信心,投資者對于經濟的悲觀導致了避險意識空前的強烈,而政府的大規模幹預其實也增加了這個市場的不確定性。

  主持人:的確在經濟危機繼續蔓延的時候,大家還是很難完全能夠起到市場信心的企穩。好,謝謝漢英從美國發回來的報道和分析。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今天觀眾提出了哪些問題,請連博士做一個回答。江蘇揚州一位手機尾號是3390的觀眾問:為了救市,歐美已經向金融市場注入了巨大的資金,這會不會導致惡性的通貨膨脹?如果這個通貨膨脹來了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

  連平:從美國採取的政策來看,不導致通貨膨脹。因為目前整個流動性是處于凍結狀態,流動性非常緊缺,在危機的發展過程中,不會有很明顯的較大的通貨膨脹的法僧。

  主持人:還有一種擔心出現,就是通縮。

  連平:目前的狀態就是通縮的狀態,而且是極度的通縮,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會釋放出來。作為政府來説,投入那麼多資金,有這麼多債,甚至在國會把政府舉債的上限做了調整,達到了11萬億以上,目的就是為了更多的舉債。將來他可能內債外債都很多,而且在今後的發展中做出消化,這時候會對市場産生一定的壓力。作為我們來説,首先是在美國的市場上産生壓力,然後逐步地通過美元,通過貨幣的供應,逐步地向全球慢慢地蔓延,産生一些影響,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關注匯率,關注利率,關注資金的流動,關注整個貨幣政策。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年關臨近國內企業面臨考驗 2008-10-29
[直擊華爾街風暴]中國企業家一定要有準備 2008-10-28
[直擊華爾街風暴]出口企業應借機轉型服務國內市場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實體經濟下行導致油價不斷下跌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經濟復蘇會比想像得要快 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