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危機和機遇是連在一起的
    2008-10-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漢能投資董事長 陳宏
    主持人:晚上好,歡迎收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為您直播的特別報道《直擊華爾街風暴》。

    金融危機當中,全球實體經濟可能遭受較大衝擊,對中國的影響不可低估。但是中國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有能力抵禦外部衝擊,但是中國企業有沒有做好準備,今天我們演播室請來的是對中國能源、IT、旅遊業等廣泛投資的漢能投資的董事長陳宏。在您投資的領域當中,有沒有産生一些實際的影響?

    陳宏:當然有了,有一種是非常好的企業,像框架分眾這樣的企業是盈利的,管理團隊做得非常好,但是股票一直在下跌,這主要是投資者的信心問題。還有一種是在旅遊、航空業,這樣企業很多公司在金融風暴當中都在降低成本,其中旅遊、出差就是降低的,這樣就會受到影響。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第一種情況,就是企業看健康,但純粹是因為恐慌就影響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産。

    陳宏:是,這樣就給投資者創造了很多機會,看華爾街,除了投資銀行之外,對衝基金也會受到問題,這樣在拋售股票的時候就沒有關注股票的基本面是怎麼回事。所以作為基本面這麼好的企業來説,他們非常好,不用緊張。

    主持人:關於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我們再來請教漢能投資的董事長陳宏博士。陳宏博士,我們聽説您上個星期剛剛從美國回來,可不可以給我們講一下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怎麼樣傳導到實體經濟當中去的。我們看到了汽車領域,但是聽説在遙遠的加州,紐約在美國的東岸,加州在美國的西岸,中間有五個小時的時差,怎麼這麼快地傳導到了美國的硅谷,我們聽説現在硅谷的情況很不樂觀,很多高科技産業開始裁員了。

    陳宏:十月以後我們在硅谷參加了一個一千人的華人舉辦的年會,就是中國奧運之後怎麼走。這個過程中接觸了很多硅谷的創業家、明顯投資者,和他們進行交談。其實整個硅谷的經濟實際上跟華爾街是息息相關的。隨便舉一個例子,像雷曼兄弟這樣的企業,金融危機産生之後倒下了,他每年花十一億美金用來購買IT産品,硅谷又是IT産品的支架。如果這樣的公司倒下了,不去購買這十一億美金,那硅谷公司沒有了這樣的營業額,就不會買給多的半導體芯片公司,所以連鎖反應下來了,這樣的公司怎麼辦?就要裁員。所以整體來講,裁員就反饋到大家的信心問題,失業了,沒有錢了,花錢就比較小心一點,然後就反饋到一般的銷售産業、零售産業。所以整體來講,硅谷作為一個高科技的中心來講,受到的影響蠻大的。第二點,硅谷又是創業之都,很多公司在那裏産生。如果到今年十月底,金融危機産生,只有幾家公司可以上市,風險投資公司機制沒有了,就沒有錢來等了。在這個環境之下,對整個硅谷來講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所以就是説現在很多以前做股權投資,或者是風險投資的機構,已經開始拿這些錢去抄股市的底,這樣獲利大於投資公司?

    陳宏:有可能,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一般來講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本身是不允許投資上市公司,整個基金的目的,要求基金只能投資在私有公司裏,是未上市公司。但是隨著股價下跌以後,有一些上市公司的PE值已經非常低了,那這些人就説能不能買更便宜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事情在發生。

    主持人:金融和實體經濟像孿生兄弟一樣,僅僅地在一起,金融出現危機的時候實體經濟就受到了影響,這時候大企業和小企業似乎手段不一樣,大企業是拆東墻補西墻,而小企業只能通過控製成本才能渡過這個秋天或者是冬天。

    陳宏:危機和機遇是連在一起的,我們看三種企業,一種是大企業,一種是特大企業,還有一種是中小企業。作為中小企業來講,如果體制比較小,幾十個人,幾百個人,可能上千個人,銷售額和利潤非常低的時候,這時候只能節儉,因為資金來源的方向可能有銀行,但銀行現在出問題了,就不貸款了。而稍微大一點的公司可能有多元化經營,特別像中國的民營企業,有很多不同的多元化。這時候實際上有一些部分值錢的,他完全可以把這個部分賣掉,把錢收回來。拿到這個錢以後,第一個可以過冬,第二可以用這個錢來收購他的競爭對手,可能更便宜,這時候在整個風暴之中可以重新産生領袖,大型企業,包括中國國有企業,在全球國際化過程中間也看到一些機會,所以在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領導行業中,他們遇到的機遇和所要渡過的,不管是秋天還是冬天,方式是不太一樣的。

    主持人:好的,謝謝。

    主持人:陳宏博士,説到保護實體經濟,我們注意到歐美的大企業很多是百年老店,在他們的生命當中多次遇到過經濟危機,但這次的深度廣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他們早就有一些應對的準備,預警措施也好,以及一旦出現信號,怎麼做早有流程了。比如我們這兩天聽到一種消息,説漢莎公司,我們剛剛説的航空業,影響很大,立刻做了一些準備,現在已經把自己的業務調整到一個新的狀態,比如説現在漢莎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飛機維修,而不是貨運,所以他們的反應非常迅速。對我們中國的企業來説我們未雨綢繆的準備做得沒有他們那麼好,這個我們有哪些可以借鑒的?

    陳宏:中國的企業在過去30年之中都經過了各種各樣的磨煉,但是整體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發展得非常不錯,大部分的企業家都沒有經過像曾在國外所發生的各式各樣的金融風暴、産業風暴。中國企業在風暴來臨的時候有幾個點要學習外國的經驗,比如像漢莎這樣的轉型,轉型是需要時間的,不是馬上可以轉的。在轉型以前要關注幾點,公司一定要活下來,要節流,也要開源。在2000年除了漢莎以後,還有像思科這樣的公司,在2000年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的主營業務轉向服務於公司,增加自己的客戶量,而不是像朗訊這樣的公司客戶只限于幾個大的運營商,一旦這幾個運營商減少了對自己的訂單,公司馬上出問題了。中國的企業也是一樣的,有時候不管是出口,還是什麼樣的,如果自己的客戶非常少,那這時候抗風險能力就比較小的。另外在企業寒冬過來的時候一定要做相應的措施,在1999年,上市以後剛剛經過了公司的市值增長非常快,21億美金,但趕上互聯網泡沫,沒有盈利。但是很快一年以後互聯網泡沫就破了,突然股票從70美金跌到了1美金,這時候就恐慌了。當時我們採取的措施,第一個,把我們公司當時不該做的投資的整個部門砍掉,同時高層減息,也告訴每一個員工冬天已經來臨,要一起過冬。結果我們公司在兩年之後變成了盈利,活了下來,繼續作為上市公司。而另外,我們的競爭對手花了幾億美金之後就不見了。這樣的教訓,中國的企業家,因為這次金融危機還沒有結束,我們正在風暴之中。到底金融風暴能延續多久我們也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有準備。

    主持人:説到這一點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除了對中國的出口有影響,那那些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也會受到影響。有人説短期內會加大投資,但也分行業,唱起來看,如果國內出了問題,他們可能會把中國目前的機構進行精簡,甚至撤資,然後回國,等到危機過去了,可能再殺回來,有沒有這種可能?

    陳宏:這是非常典型的國際公司的做事方式,舉例來講,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結束之後,世界上很多大的投資銀行他們在香港的整個部門都裁掉了,他們就等待這個危機過去,等危機過去之後再重新進入亞洲地區。另外有一些企業,像HP這樣的企業來講,他們在中國已經這麼多年了,已經盈利了,可能會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因為我們的成本低。在美國要降低成本,那只有把自己的研發基地移到像中國這樣的企業,還有一些企業剛剛進入中國市場,還在投資階段,這時候就比較小心,這樣的公司就會回到自己的國家,等到所有的事情風調雨順之後再重新進入中國這個市場,所以看企業而定。

    主持人:好的,稍後我們繼續與陳宏博士的討論。

    主持人:陳宏博士,剛才我們也提到現在所有的投資大師在一起商量,究竟在金融危機動蕩的時刻,老百姓應該怎麼選擇投資方式,您個人有什麼樣的建議?

    陳宏:我覺得作為個人投資者來講,還是把自己的資産稍微分散一下比較好,有的投在股票裏面,有的投在黃金裏邊。在中國目前的股市來講,接近於1800點,也有可能繼續降低,但是作為中國國家長期來講發展是非常光明的,即使在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目前面臨嚴峻挑戰的時候,我覺得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這幾年,8%、9%都有可能,所以加上我們八億農民,國家政策對農村政策的開放,實際上整個市場還是蠻大的。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它的持續發展一定會在這個地方。作為投資股票的時候,有時候不要把自己放在像以前,過去幾年股民的表現,每天炒股,而是應該把自己放在長期的投資上。如果目前的股票市盈率比較低,而這個企業在長期三四年以後會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又是我們需要的企業的話,那股票將來一定會起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所以我們做私募股權投資、做風險投資,主要是看企業大的方向,我們經常告訴朋友你現在買上市公司股票的時候,一定要以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心態看這個企業。

    主持人:就像巴菲特説的,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

    陳宏:對,我買的絕對不是股票,我今天買了,明天跌了,我照買,只要這個公司好。等到所有的經濟回蘇的時候,這些股票跳起來是非常快的,1800點,如果跌到1200點,也是33%的跌幅,但是回暖超過33%的增值是隨時可以發生的。所以作為一個股民來講,如果你判斷行業比較準確,還是應該有信心的。

    主持人:您個人現在是不是也在增持股票,我知道您在美國和中國都有投資,您是買美國的股票多還是中國的多?

    陳宏:是這樣的,我一直做創意公司帶上市,然後緊接著做私募股權各方面的投資,基本過去十年之中沒有買過上市公司的股票,但是最近一兩個月,我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在購買股票。因為很簡單,我買的是中國企業,像分眾這樣的企業,因為中國的經濟體在持續增長,我們可以看得懂,也相信中國經濟體的發展。所以這些我買的多。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個人感覺到作為一個個人投資者來講,我在這方面的信息和巴菲特的思維方式還是基本上接近。

    主持人:在投資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説,在資本市場上在這幾年有更強的風險防禦能力,您認同這種判斷嗎?

    陳宏:我覺得中國來講,以前不敢這樣講,中國的企業,或者是中國的金融機構老覺得是學習美國,學習國外。但是現在的金融危機發生了以後,我覺得我們中國銀行體、金融體系這樣的企業,因為沒有過度地做金融創新,所以像美國這樣的高杠桿的衍生産品我們沒有,實際上是救了我們。從這個之中我們學習了一种經驗,中國的金融行業最大的方向是提供對客戶有直接價值的服務,而不是在後面進行數學計算,進行杠桿操作。我覺得我對政府監管各方面還是有信心的。

    主持人:很多觀眾特別關心這場風暴對於國際的風險投資,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的投資前景有沒有影響?會不會有很多基金投資人開始贖回?

    陳宏:目前這個還沒有發生,唯一發生的是在過去的兩三年之中,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在回報方面非常優秀,所以在過去幾個月,幾個季度,大量的基金投入風險投資,像今年第二季度有30億美金投入了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華爾街危機值得大家反省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中國能在危機中創造機遇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説“中國拯救世界經濟”為時尚早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經濟復蘇會比想象得要快 2008-10-27
[直擊華爾街風暴]有人説中國是這場危機的避風港 200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