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新政關鍵點解讀
    2008-10-21        來源:民生證券

    經過一年多的調研,由發改委和衞生部牽頭、16個部門參加的醫改工作小組最終完成了《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10月14日發改委公布了這一方案,並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1.健全公共衞生體系。在《意見稿》中,提出醫改的總體目標是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而醫療衞生制度的整體框架又分為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

  2.完善基層衞生服務體系。《意見稿》突出了農村和城市社區衞生服務體系的重要性,並首次提出城市衞生服務體系要以社區衞生服務為基礎,建立城市醫院與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這些政策都是發達國家較為成功的做法,如配套措施得力,將分流部分大醫院的就診人群,緩解看病難現象,同時為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我們認為儘管社區衞生服務近年來發展較快,但面臨嚴重的“先天不足”,2007年社區衞生機構完成診療人次僅佔當年全國診療人次的不到10%,因此在體系建設上的難度較大。

  3.全民醫保以擴面為主。在本輪醫改方案的研討過程中,全民醫保一直都是各方的共識。我國醫療保障體系“重點保大病”的方向仍然未變,接下來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擴大各項保障的人群覆蓋面,特別是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至於目前偏低的報銷水平,“將隨着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重點保障基本的醫藥費用。

  4.基本藥物制度呼之欲出。我們認為基本藥物制度是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的核心環節,而且從《意見稿》&&的背景看,也是被衞生部門認為可以在短期內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主要手段,因此基本藥物制度被列為醫改近期內的5項重點工作之一。總體上我們認為這一制度對基本藥物的定點生産企業來説是利好消息,具體情況還有待觀察配套政策的強制力度,畢竟基本藥品和非基本藥品之間有一定的替代性。

  5.藥品監管得以加強。至於對藥品價格的監管,強調建立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具體有:合理調整政府定價範圍,改進藥品定價方法,促進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産和使用。對仿製藥品實行後上市價格從低定價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推行在藥品外包裝上標示價格制度。嚴格控制藥品流通環節差價率。對醫院銷售藥品開展差別加價、收取藥事服務費等試點。健全醫藥價格監測體系,規範企業自主定價行為。

  我們分析,對上述措施的解讀概括起來有4點:一是醫院藥品順價加成的利潤率將下降;二是定價機制將進一步鼓勵新藥研發和搶先仿製;三是仿製藥(非搶先仿製)將面臨嚴峻的價格管制;四是基本藥物的定價將比較寬鬆。此外我們預計今後還有一些推動我國醫藥産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配套政策&&,鼓勵研發創新,遏制低水平重復將是藥品企業面對的主題。

  6.加大投入兼顧供需。逐步提高政府衞生投入佔衞生總費用的比重;政府衞生投入增長幅度要高於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使政府衞生投入佔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衞生投入重點用於支持公共衞生、農村衞生、城市社區衞生和基本醫療保障。我們認為隨着政府投入的加大,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衞生總費用將平穩增長,個人負擔比例將逐年下降。

  對各個細分行業的影響

  1.化學制藥

  化學制藥是受到醫改影響最大的板塊,其中偏於利好的企業主要具備三類特徵:一是以生産處方藥為主,尤其是專科用藥和剛性大、檔次高的處方藥,如生産神經系統用藥的恩華藥業、生産皮膚科用藥的華邦制藥、生産器官移植用藥的華東醫藥等;二是業內地位和市場認同度高,同時獲國家基本藥物定點生産資格的大型企業,如雙鶴藥業、華北制藥、西南藥業等;三是公認研發能力國內領先、盈利能力突出的制藥企業。

  2.原料藥

  我們認為原料藥板塊和新醫改方案關聯較小,當然不排除部分二級市場認同度較高的個股借助醫改東風呈現上漲行情。

  3.中藥

  從今年中報的數據看,中藥行業的表現中規中矩。重點企業主要有:一是受益於基本藥物制度、具備定點生産資格的大型企業如ST中新,二是受益於市場擴容、産品用量龐大、品牌美譽度高的企業如天士力、雲南白藥、S三九等,三是受益於鼓勵創新、在工藝和技術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現代中藥企業如康緣藥業等。

  4.生物醫藥

  (1)疫苗行業

  從全世界的情況看,疫苗市場都是一個增長非常迅速的領域。我國的疫苗市場發展迅速,02年以來增速在15%左右,其中06年國內疫苗市場規模超過40億元,國外疫苗行業巨頭正紛紛進入這一龐大市場。醫改強調對公共衞生的投入無疑是有利於疫苗企業的,但考慮到今年2月國家已經&&政策擴大免疫規劃的疫苗範圍,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以各地執行新的免疫規劃為主,Ⅰ類疫苗的市場容量將維持在“12苗防15病”的水平。我們預計中生所旗下的天壇生物還將受到市場熱捧。

  (2)診斷試劑

  我們認為全民醫保不僅帶來了處方藥市場的擴容,也將刺激實驗室診斷試劑和設備行業。目前診斷試劑市場容量還偏小,當中的個別優勢企業如科華生物等值得投資者關注。

  (3)生物制藥

  生物制藥屬於朝陽産業,估值水平高於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其成長動力關鍵在於新藥研發,而不是産能或者市場營銷。醫改新政強調通過藥品定價機制鼓勵創新,擁有較強研發能力的雙鷺藥業將繼續被市場看好。

  5.醫療器材

  《意見稿》突出了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的重要性,“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完善政府對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投入機制。”這些給市場對醫療器械企業的獲利予以一定的想象空間。新華醫療産品覆蓋醫院內的各類器械設備,包括消毒滅菌、放射診斷、手術器械、各類低值耗材、環保設備等,將受益於醫改帶來的産品需求量增加。

  6.醫藥商業

  《意見稿》並未就“醫藥分開”或是“藥房託管”等予以具體闡述,僅僅在指導思想部分原則性地提及。我們了解到儘管國內醫藥企業曾經積極呼籲醫藥分開,但衞生部門對醫藥分開的實施並不積極。接下來在各地的醫改試點中,不排除地方會有這方面的探索,但現實問題是如果取消藥品銷售收入,僅靠目前的財政撥款和醫療服務收費難以維持醫院運轉。因此我們認為隨着新醫改方案實施,醫生和藥品企業之間的利益往來將受到削弱,而醫院和藥品生産流通企業之間的利益機制將得以維持,這對微利經營的醫藥商業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利的結論。

  7.其他

  《意見稿》指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衞生事業。積極促進非公醫療衞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適度降低公立醫療機構比重。”對於通策醫療這樣的口腔醫療服務機構而言,無疑是重要利好。

  此外,部分基本面向好的醫藥個股,股價走勢已處於支撐位正面臨反彈,或經長期整理後有待突破,將在醫改的利好背景下出現投資機會,短線投資可適當關注。

  相關稿件
新醫改方案凸現三大亮點 2008-10-21
新醫改確保“基本藥物”的使用和覆蓋 2008-10-21
新醫改須在基層服務上更有誠意 2008-10-21
強化政府責任“新醫改”抓住了重點 2008-10-21
一位醫生對醫改的三個建議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