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網站14日將《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新醫改方案以維護公立醫療衞生機構公益性質為核心,逐步建立規範、科學、高效、有序的醫藥衞生機構運行機制。(中新網10月14日)
當前,醫療體制的矛盾集中體現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而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又源於藥價虛高問題。可以説,能否把虛高的藥價切實降低下來,達到老百姓能夠承受的程度,是檢驗醫改是否取得成功的標準和關鍵所在。應當説,就藥價虛高問題,《意見》開出了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藥方”,是找對了思路。但是,如何確保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貫徹,確保基本藥品的使用面和覆蓋面,成了醫改的關鍵所在。 首先,如何確保“基本藥品”的優先使用?雖然按照《意見》規定,各類醫療機構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並確定使用比例,但顯然,如果相應的配套政策和強制措施沒有跟上,這種“優先權”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使這一政策完全失去應有的效果。 其次,如何保證“基本藥品”的覆蓋面?從實踐來看,受醫療條件、資源等的限制,患者到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看病的並不多,如果其他各類醫療機構基本藥物的使用和覆蓋比例過小,將使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這點我們可以學習巴基斯坦的經驗:採取類似的“定點藥”的國家藥品制度,政府醫院使用的全部是政府點定生産的免費藥品。同時,藥店分成平價藥店和營利藥店兩種。平價藥店的藥品也全都來自政府出資的藥廠,雖然沒有什麼名貴藥物,但藥品種類齊全,價格也極為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