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方案應用數據説話
    2008-10-15    作者:魏文彪    來源:中國網

    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在深入調研、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並於10月14日將《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向社會徵求意見,歡迎各界人士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完善。 (10月14日新華網)

    綜觀《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全部內容,確實是按照“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目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宗旨而制定,其中堅持公共醫療衞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等指導思想,也是與國情及民眾要求與期待相一致的。方案也提出了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加快建設醫療保障體系、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衞生投入機制等具體路徑設計與構想。但是該方案給人比較突出的一個印象,是較為缺少明確而具體的數據規定與目標,而沒有普遍的數據説明與規定為依託的構想,是較難保障相關設計與構想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相關醫改目標真正能夠如期得到實現的。也就是説,新醫改方案內容要能不走樣地被移植到現實實踐當中,需要有具有的相關數據規定與目標作為“過渡”與“粘合劑”。
    首先,唯有提出具體而明確的相關數據規定,才可能真正讓民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於緩解當前突出的民眾看病貴現象,因而無論新醫改方案展示出多麼令人鼓舞的前景,如果不能讓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減輕醫療負擔上的實惠,都會缺乏應有的實際意義。所以,這樣一份被公眾廣泛寄予厚望的新醫改方案,顯然應就諸如國民年人均看病費用與國民個人醫療費用在全部醫療費用比重中下降幅度等等,提出具體而明確的預期實現數據目標。而且以民眾近些年來深受看病貴之苦的普遍與嚴重程度,這樣一些有關減輕民眾醫療負擔的數據,理當制定得具有實質性的為民減負意義。
    其次,新醫改方案中提出的目標唯有以更多的具體數據為依託,才更加有利於方案中的相關目標得到更快更好的實現。顯而易見的是,方案中諸如“逐步提高政府衞生投入佔衞生總費用的比重;政府衞生投入增長幅度要高於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新增政府衞生投入重點用於支持公共衞生、農村衞生、城市社區衞生和基本醫療保障”等設想,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並非不存在因為受到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乃至暗中架空與變相抵制而變得舉步唯艱的可能性。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新醫改方案就相關設計與構想提出具體的預期數據目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包括主導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進行在內政府部門工作起到倒逼作用,通過制定數據目標這樣一個緊箍咒,迫使其通過協調與化解新醫改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利益矛盾與執行阻力,來最大限度地促進新醫改方案內容的落實與目標的實現。
    另外,新醫改方案更多地制定具體的預期數據目標,也便於公眾對深化體制改革的成效進行檢驗,對相關政府部門推進醫改工作實效進行評估。制定新醫改方案並付諸實施,也是在公眾面前進行一堂考試,新醫改方案更多地以具體目標數據説話,更能體現出對於切實減輕民眾醫療負擔工作的重視,更能體現出對於接受民眾對自身工作考核的誠意,也是民眾能夠行之有效地評估政府工作表現的重要條件。也正因為如此,不單是新醫改方案徵求意見稿,更多的政府工作報告與改革方案都應習慣於“用數據説話”,以培育務實的工作作風,戒除形式主義,並在此基礎上促進更多領域政府工作的成效,促進政府部門服務公眾的水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