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本次降息特點及産生的效果
    2008-10-09        來源:CCTV.com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

    華爾街風暴還在蔓延,危機讓世界開始新的審視與沉思。

    10月9日,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解讀中國在這場危機中的思考。

降息在預料之中

    主持人:歡迎收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直播的特別節目《直擊華爾街風暴》。昨天金融市場上上演了一幕全球聯手降息的大戲,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六大央行降低基準利率0.5個百分點,中國也拿出了降低存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暫免存款利息稅三大政策,前幾天美國政府拿出八千多億美元救市計劃的時候,有人説那只是一隻創可貼,治標不治本。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融風暴,現在採用降息手段又能起到多大療效?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來了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我們著名的經濟學家李揚老師。李老師,我記得在9月初的時候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提到可能會&&降息的政策。現在這個政策的&&比您預期的還提前了一些。

    李楊:是,當時我們的感覺兩率下降,記者就問我還會不會繼續下降,我説理當有這個可能。根據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有點猛,我們需要遏制。雖然當時美國今天這種嚴厲的狀況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們感覺到還沒有完,基於這樣的狀況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主持人:謝謝李揚老師。

降息是傳遞了一個信號

    主持人:李老師,這次的降息可以説是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雙重作用,您能不能把這次降息的國際國內背景跟上一次降息做一個對比?

    李揚:從國內來説,我們從去年開始進行控制,當時是雙控。後來這個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變成了一保一控,就是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最近的情況來看,保增長提高了,所以這次降息在保增長這方面的意義比較突出。上次降息是0.27,這次也是0.27,是短期降得多,長期降得少,當時有一個導向,就是對投資有一個約束。這次是平均降。所以我覺得在這裡面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在下一步我們在進一步遏制經濟下滑趨勢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投資給予一定的刺激。這是長期利率的降,和短期利率降的是一樣的。

    主持人:資本市場還算平穩,房地産市場和中小企業的信心正在恢復,您覺得這次降息是立竿見影的效果還是傳遞一個信號?

    李揚:目前我覺得是傳遞一個信號,這裡面有兩個分析角度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個就是我們這次的雙率,涉及到貨幣政策手段的兩條路徑,一條是數量,降準備金率,就説明數量的放鬆創造了一個條件,第二個是價格,利率降了,降成本,降價格。所以從兩條線上一起採取措施,應該説有相當的力度。貨幣政策有一定的特點,如果説在抑制通貨膨脹方面比較有力,那麼在遏止經濟下滑,控制物價下跌方面力量就不是特別強,我們現在正處在經濟下滑的狀態,全球基本陷入了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已經不用多説了。所以這時候利率政策比較多的是象徵意義。

    主持人:您是否注意到最近有些銀行的放貸率下降了。

    李揚:對。

    主持人:這對企業,對老百姓都是有影響的,這次降息會不會增加這種慾望?

    李揚:對任何的資金尋求者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可得,就是資金能不能得到,第二個是得到的價格,就是獲得資金之後的成本如何。降息關乎成本,但是是否能得到還很難説。你剛才已經提到很多銀行對於貸款比較謹慎,也就是説對於企業來説可得性並沒有放鬆,這就是説貨幣政策在解決經濟下滑的問題上力度不夠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這時候銀行又會收一些大型國企。

    李揚:大銀行小銀行都是這樣,會把貸款集中。

    主持人:降低他們的風險。

    李揚:對,因為這時候信心不足,誰都不相信誰,所以就選優秀的企業來貸款,所以小企業獲得貸款的問題,恐怕還需要找其他的渠道。啟動了銀行間小企業債券發行的試點,這就讓小企業多了一條獲得資金的路徑。

    主持人:感謝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的所長李揚博士。

    主持人:李老師,我們看到這次的降息之後,歐美股市反應並不是非常明顯,是不是意味著在經濟危機或者是經濟蕭條中,降息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符號,想要信心恢復還是要掏錢?

    李揚:對。

    主持人:但是這個錢怎麼掏?

    李揚:作為整個救助計劃的一部分,降息肯定是必要的。但是當前我們的危機是信用危機和流動性危機,所以信心很重要。市場參與者彼此要信任,信任是最重要的。當不太信任的時候,資金的價格是高是低,對於根本得不到的資金來説是身外之物。因此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政府掏出真金白銀是第一位的。其實從去年開始美國就一直在掏金,現在到歐洲了。

    主持人:您覺得歐洲掏的錢會不會比美國還多?因為很多人認為歐洲的資産泡沫比美國還大?

    李揚:這個不好估計,因為沒有詳細地去分析。但是從它的經濟體量來説,從它的不良資産的程度來説,我估計不會小于美國。

    主持人:美聯儲接下來還會打出什麼牌?七千億的計劃,八千億美金通過的時候利息也降了,接下來會不會繼續注資?

    李揚:這個措施不僅僅是美聯儲,事情發生在貨幣部門,其實最後出錢的是財政部門。我的感覺現在財政政策到第一位上。説到底,哪怕美聯儲給了貸款,最後錢全部是財政部出的,所以這時候需要兩個政策配合,我們看到美國這兩個政策的配合還是不錯的。下一步還需要進一步掏錢給予救助,或者從資金本的角度來救助,或者從債權人這個角度來救助,或者從貸款接受者的角度來救助。但是考慮到美國的情況,從資本金這個角度來救助可能有些障礙。現在大家看錢注得很多,但是還沒有觸及到收購股權的問題,收購股權就意味著國有化,國有化就和傳統理念相悖。下一步還要不斷地注資。但是這裡面又遇到一個障礙,要掏錢,但是美國、歐洲的各國政府都沒錢,因為他們的財政長期是赤字,所以掏錢就意味著內部要發債,發債就意味著貨幣供應要增多,像美國還可以把這個債的負擔傳遞給其他國家,像中國。所以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多發債就意味著未來經濟復蘇的步伐放慢,如果發給其他國家,還得看其他國家會不會接受,這就涉及到了國際協調問題。我覺得目前是救助,救助的含義是讓他不要再繼續下滑,喘一口氣,然後解決根本問題,而根本問題的解決需要很長時間。

    主持人:這次各國聯手降息,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同時做一件事情,來挽救一場危機。今後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各國央行聯手採取貨幣政策?

    李揚:我覺得會看到,根本原因在於經濟上來説經濟和金融是全球化的,任何一個國家發生事情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程度不同。再有這個事情是美國引起的,美國的證券,美國的金融工具,廣泛地通過美元的霸權,廣泛地給其他國家所持有。所以這個問題不在全球協調的角度上來解決的話是解決不了的。

    主持人:謝謝李揚老師。

什麼是國家破産?

    主持人:李老師,剛才我們也看到冰島現在面臨著國家破産的可能性,今天最新消息説巴基斯坦也有這個可能。國家破産是什麼意思?

    李揚:國家破産的概念不是特別嚴格,從理論上説,一個經濟單位,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如果資不抵債就是陷入了破産的境地。但是國家和其他單位不同,國家手上,第一有苛稅權,第二有發鈔票的權力,第三有舉債權,有這三權在就使得他不可能實際地破産。但是在西方國家這樣一個已經破産的事實,可能會導致政府更迭,但是國家破産不太可能,應該這樣來看。他用國家破産這個詞説當前的事,表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主持人:國家破産可能是最壞的可能性,最好的一種可能性是受風暴的影響最小,有人説在發達過程當中日本是受金融危機最小的國家,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受影響最小的國家。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李揚:是,我們最近在宣傳這個觀點。日本受影響比較小有三個原因:第一,它十幾年來經濟比較低迷,有很多問題提前暴露了。第二,這次危機從金融層面上來説,大量的延伸品大量的杠桿交易在日本並不突出。第三是最根本的,美國和歐洲這些政府都是高赤字,就是入不敷出,日本政府有一些,但是日本整個國家來説是高付出。所以解救危機要掏真金白銀他也掏。中國也是這樣,對於我們這幾年的改革,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的改革,説一些更為客觀的話,我們解決了很多的注資問題,我們解決了好多的不良資産問題,解決了很多表現不好的金融機構問題。這些事情是美國正在做的事情,但是我們已經提前做了,像注資的事情我們已經做了。再有一個就是我們反復強調的,中國是高儲蓄的國家,中國政府、企業、居民手頭都是有真金白銀的。

    主持人:最後還想問問在這場風暴當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就是過渡創新、缺乏監管,創新、監管這對矛盾到底怎麼處理?對於中國的金融創新有哪些 啟發和教訓?

    李揚:這是非常突出的問題,也是最直接的問題。如果我們僅就創新監管來説,很可能陷入了非常細的一些境地,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可以強調,就是無論是創新還是監管,都要服務於企業,服務於居民,服務於實體經濟。用這樣一個原則返觀歐美國家導致危機的創新,有自娛自樂的傾向,有金融業自我服務的傾向,就是不太考慮這樣一個金融産品,這樣一個金融服務,這樣一個金融機構到底和實體經濟有什麼關係,和這幾年金融發展有些不同。

    主持人:再來看歐美,歐美這次對國有化的態度是不是也有一些差別,羅斯福對國有化特別敏感,而歐洲並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但是在美國這是一個很難逾越的障礙。

    李揚:對,這和歷史有關,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思潮是在歐洲産生的,所以歐洲素憂國有化産品,其中法國、英國比較強一些,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進入了股權的救助。但是美國三個層面的救助,股權救助、負債面救助、資産面救助,目前為止更多的是對資産面的救助。通過那個法案提高了存款的保險,就是在負債面的救助。

    主持人:感謝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老師和我們分享觀點。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華爾街被恐懼籠罩著 2008-10-12
[直擊華爾街風暴]金融危機正威脅實體經濟 2008-10-16
[直擊華爾街風暴]危機過後,世界汽車産業出現新格局 2008-10-15
[直擊華爾街風暴]我國受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是最小的 2008-10-14
[直擊華爾街風暴]有條件的中國企業該出手時就出手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