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全球降息行動在市場意料之中
    2008-10-08        來源:CCTV.com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許小年教授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直播的特別節目《直擊華爾街風暴》。今天全世界的關鍵詞無疑是降息,繼澳大利亞央行昨天率先宣布大幅降息之後,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傍晚宣布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的準備金率,同時國務院決定從9號起對儲蓄存在利息所得暫免追收個人所得稅。而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今天也都加入了降息的行列。為什麼降息會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來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許小年教授,許老師也是著名的經濟學家。許老師您覺得這次的全球聯手降息在您的意料當中嗎?

    許小年:應該説在意料之中,但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隨著美國金融危機迅速地跨入大西洋,擴展到歐洲,最近各國央行降息的市場議論越來越多,所以降息的行動應該説是在市場意料之中。

    主持人:謝謝許老師,我們稍後繼續和許老師的對話。
    
    主持人:我們繼續請教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教授,許老師,今天的關鍵詞當然是降息,您覺得澳大利亞之後世界各國同時決定降息,這會給這場危機帶來多大的轉機?

    許小年:世界各國央行的聯合降息,包括人民銀行的降息在內,都是為了向全球的金融市場送去一個信號,就是在這場空間的金融危機面前,世界各國政府準備比以往過去更好地協調政策,來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穩定目前振蕩的國際金融體係。它對資訊支撐的作用要大于它的實際作用。

    主持人:是不是也證明在這場危機背後存在著這樣的資訊,各國的央行、各國的政府是站在一起的?

    許小年:可以這樣講,因為世界金融體係的穩定是符合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的,所以這個問題上協調一致的行動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按照經濟學的常規原理,或者是看經濟學的歷史來説,當出現經濟蕭條或者是經濟危機的時候,降息是不是各國政府,或者是央行必須選擇的第一道防線,或者是第一個措施?

    許小年:其實未必是這樣的,因為我們講貨幣政策有兩大目標,第一大目標就是保證經濟的穩定運作,一般來講貨幣政策主要的作用是定位在這方面的,現在出現的情況是一種非常的情況,類似于1929年的大蕭條,類似于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金融體係本身發生振動,這時候央行的作用是作為自由貸款人來穩定這個金融體係。但是一個金融政策要服務兩個目標經常會引起衝突,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這種衝突的一個非常生動的案例。對于金融危機,我個人認為降息不是主要的手段,主要的手段是盡快地恢復市場信心。為了恢復市場信心,必須解決存在于金融體係中的大量的次貸資産,這才是真正的定時炸彈,一定要把這顆定時炸彈拆除。

    主持人:現在走出了第一步,確實起了恢復信心的作用,現在按照溫總理説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第一步就是穩定信心。

    許小年: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也看到過在次貸危機爆發的初期,美聯儲也採取了減息的辦法,但是減息並沒有阻止次貸危機在美國的擴散,我們看到隨著危機的逐漸深入,美聯儲最後不得不推出龐大的財政救援計劃,來清除不良資産。如果世界的央行只減息是不夠的,對恢復市場的資訊,使金融體係穩定運作,僅靠降息是不夠的。

    主持人:中國央行宣布要降息,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這些會給中國人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許小年:我國央行三率一起調整,更多的是從世界政府的協調一致的情況方面來考慮的,真正從中國目前的金融體係來看,實際上貨幣政策在這個時候調整,是有不同意見的。

    主持人:謝謝許小年老師。
   
    主持人:許老師,我們繼續請教您,剛才麥先生回答當中反覆出現一個詞就是監管,您也曾經在美國工作和學習過,您覺得這場危機給美國的最大教訓或者是遺産是不是這樣的監管?

    許小年:我覺得這場危機能夠總結經驗教訓的地方非常多,不光是監管。實際上從根源上來講,我們都知道這個危機産生于次貸。次貸是怎麼産生的?如果我們追本溯源,追到次貸的話,我們發現次貸之所以産生,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非常大的關係。在上一屆美聯儲格林斯潘主席的幾年間,特別是在9.11之後,美聯儲放出了大量的多余的貨幣,把整個的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收益平衡給破壞了。現在出事了大家都説華爾街太貪婪了,其實資本市場上誰不貪婪,問題在于人性的貪婪一定要有另外一個因素去平衡它,那個因素就是恐懼。貪婪在沒有足夠的恐懼平衡的時候就出問題了,但是我們要問一下,為什麼這些人只有貪婪沒有恐懼,因為整個的市場環境、資金的成本被扭曲了,被美聯儲過渡的貨幣供應給扭曲了,過渡的貨幣供應造成了泡沫,到處都是泡沫,在泡沫裏你只有貪婪沒有恐懼,恐懼什麼時候有?一定是泡沫破滅的時候才有。所以滾來滾去,人的貪婪是淋漓盡致地發揮,看不到泡沫破滅。因此你説要總結的東西太多了,為什麼美國的貨幣政策會失控,在美國貨幣政策制度設計上將來要總結什麼樣的教訓。

    主持人:會不會出現矯枉過正,能夠導致美國的監管過于嚴厲,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

    許小年:有可能,在談到監管的問題中我們必須承認,美國的監管當局在金融市場的發展上是有疏漏的地方,有很多新的金融産品連一些最基本的監管都沒有,但是另外一個危險是過渡監管,過渡監管會窒息金融市場的活力。因此在監管的合理尺度上,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把握的點。我們現在如果看到美國金融體係出了事了,那是因為監管不足造成的,于是我們走到過渡監管,過渡監管的結果反而會窒息金融市場的活力。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我覺得既要堵上這些監管的漏洞,又要防止過渡監管抬頭,過猶不及。

    主持人:歐洲的情況到底也是因為監管的問題,還是他們的泡沫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因為美國的華爾街,因為在英國80%的金融機構都是華爾街在歐洲的分支機構,他們的問題是華爾街波及來的,還是自己的因素更多?

    許小年:你剛才講的三個原因都有,但是我傾向認為還是內因為主。歐洲的一些國家在過去的金融泡沫時期,他們也都像美國那樣,在這裏那裏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泡沫,特別是在房地産市場上,比如説英國的房地産市場、西班牙的房地産市場都出現了泡沫。這種泡沫的破滅對經濟的殺傷力非常大。再加上歐洲的金融機構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歐洲的金融機構普遍持有美國的次貸資産,當這些次貸資産價格下跌,甚至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這些金融機構不得不消除大量的壞賬,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困境,因此外因、內因都有。

    持人:歐洲有他們的教訓

    許小年:有他們自己的教訓。

    主持人:好的,感謝國際金融工商學院的許小年老師。
      
    主持人:許老師,這場危機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説,大家都在關心到底危機會波及到我們哪個方面,目前普遍的觀點都認為對于中國最大的影響還是制造業,您認同嗎?

    許小年:是這樣的。次貸危機,以及全球的金融動蕩對中國的直接衝擊很有限,因為我們的金融機構在次貸資産上的投資,從目前我們所得到的數據來看,還是有限的,而且完全在金融機構能夠管理的范圍之內。就算次貸資産發生了問題,由于資本金的充足,來核銷這些壞賬應該沒有問題。

    主持人:我們的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許小年:和我們的資産比較起來還是非常小的,這也使我們感到很幸運,因為前幾年抓了中國的金融機構的改革,國有銀行的改組、上市,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起一套風險管理體系,這些工作都做了。如果這些工作不是前幾年做完,如果我們的銀行還背著百分之幾的壞賬,今天的狀況不堪設想。所以在任何時候,都是要保證我們金融體係自身的健康,這是抵禦外國衝擊最根本的保障。

    主持人:而且要未雨綢繆。

    許小年:一定是這樣的,要提前做好準備。

    主持人:説到我們持有的國債大家都很關心,國債會不會縮水。實際在這個問題上也很有爭議,有人説美元會進一步貶值,但也有人説因為歐洲的經濟危機,目前勢頭可能會比美國更嚴重,所以歐元現在在下跌,美元相對歐元實際上是在升值,所以我們的國債不一定縮水,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許小年:你説的是我們的外匯儲備,在美國政府債券中的投資,當然我們沒有看到準確的數字,但是從美國國債的價格走勢上來看,如果是造成了一些損失的話,我感覺到這些損失是不大的,因為美國國債的價格沒有跌得太多。從美元對歐元的走落,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在美元兌歐元走落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報道,就是我們國家在調整我們外匯儲備中的地位,逐漸地減少了美元債券的持有,增加了歐元債券的持有。但由于缺乏準確的數字,所以現在很難判斷,我們倒希望政府有關部門不妨可以披露一些數字。

    主持人:我們購買了美元的國債,在前期是有盈利的,所以即使出現一些縮水或者是貶值的話,損失只是一部分。

    許小年:這個還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我們看到一些現象,像次貸資産出現那麼多問題,很多資金從次貸資産退出了,那上到哪裏去了?上到美國國債。所以美國國債的價格實際上是在上漲的。

    主持人:對中國老百姓來説不用擔心我們的金融機構,因為風險還比較小,我們不用擔心美元的貶值,不用擔心我們持有的美國國債。最值得我們討論的話題還是中國的制造業,面臨出口銳減的情況下,您給制造業出個什麼招吧。

    許小年:我認為是這樣的,想再補充一下,除了我們在次貸資産上的風險比較小以外,現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比較充分,資本在16%以上,所以即使這些投資出現損失,我們是有足夠的資金把這個窟窿堵上,這就是銀行改革的作用,今天我們終于看到了,極大地增強了中國金融體係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次貸的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在後面,主要是在後面,不是直接的衝擊,是間接的衝擊。當三大經濟體的經濟一起陷入衰退的時候,這時候對中國的影響才真正看到了。因為過去幾年中間我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海外市場對我們GDP的貢獻,從幾年前的5%上升到2007年的9%,是全球最高的。

    主持人:所以我們現在得趕緊經濟轉型。

    許小年:把經濟增長的動力從過渡地依賴外匯需求,過渡地依賴投資盡快地轉到消費上去。

    主持人:好的,謝謝許小年老師,也感謝許老師給我們更多比黃金還珍貴的信心。
   
    主持人:許老師,我們剛才聊到了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聊到了我們可能需要拉動內需,外部需求減弱的時候。拉動內需無外乎兩種選擇,短期來看一個是投資,一個是消費。這兩個選擇您更傾向于哪一種?

    許小年:一定會建議是拉動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我們居民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重近年來逐年下降,去年將到了只有35%,而居民消費在其他國家都是在70%以上,我們的居民消費太弱了,所以這塊潛力非常大,不能再刺激投資了。因為投資過去已經是投得太多了,我們過去每年投資增長20%多,我們已經形成了很多過剩産能,而這些過剩産能過去是依靠海外市場來消化,現在海外市場的需求沒有了,這些過剩産能怎麼辦,一部分變成銀行的壞賬。所以你再刺激投資,這條路子已經走不通了。

    主持人:刺激消費需要出臺什麼樣的政策?

    許小年:如果刺激消費的話,您要問老百姓為什麼不消費,老百姓為什麼儲蓄這麼高,為了刺激消費,可以繼續減稅,企業的稅賦太高,老百姓的稅賦也太高,要還稅于民,他有錢才能消費,才能拉動經濟。消費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我們的社會消費體係盡快地充實起來,完善起來。老百姓不消費的原因是什麼,擔心未來,要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醫療的改革要趕快推進,養老保險、教育等等,這些都是老百姓儲蓄的主要用途。在這些方面的改革要盡快進行。

    主持人:所以聽您這麼一説,這場危機對中國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遇,把很多早已放到議事日程上的改革,可以加速地來進行。

    許小年:是這樣的,因為人總是有惰性的,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很不情願地做出一些改變。我們過去這樣的增長模式依靠外部需求,依靠投資拉動增長模式,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碰到了非常大的困難,這時候迫使我們思考如何改變我們的增長模式,如何把外部需求和投資拉動盡快地轉移到國內消費拉動上,如何把過分地發展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因為服務業可以制造更多的就業。所以外部需求的減弱,隨著投資增長速度的下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不可避免地要放慢。

    主持人:即使中國放慢的話,我們相對增長速度還是很快的,因為歐洲現在出現了負增長,美聯儲在放緩,他們往下走我們也往下走,我們的相對增長速度還是很快的。

    許小年:我們即使放慢的話,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比較快的國家,但是增長放慢對我們國家來説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就業,我們每年有大量的新進入勞動力行業的,有大量的從農村轉向城市的就業,在經濟增長上放慢的時候,到哪裏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答案就是服務業,因為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而制造業主要是資本密集型産業,所以在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結構上進行調整,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同時,維持社會的穩定。

    主持人:好的,謝謝許老師,大力發展服務業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教授許小年先生給出的關于就業的答案,謝謝許老師。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