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投資華爾街金融機構的建議不成熟
    2008-10-06        來源:CCTV.com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王松奇

    主持人:我想問您國慶期間,您對全球經濟密切關注,當時您對今天中國A股市場表現是什麼樣的預期,跟今天發生情況有&&嗎?

    王松奇:有&&,美國市場怎麼樣,對中國市場影響不是絕對性的,關鍵看中國政策有沒有組合拳出來,但是今天的股市沒有想到。

    主持人:謝謝王松奇。
   
    呂立新:對一般投資者而言,放大了收益,同時放大了風險,一般投資者難以承受,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的,機構比較小的投資者,對於這些投資者來説,他們的風險收益比不成比例,我認為他們不應該參與。
   
    呂立新:少量參與證券類的上市公司股票,因為這個題材在過去幾個月的行情當中,已經被多次炒作了,跟券商類相關聯的期貨類也是受益的品種。另外對藍籌股也有利好刺激作用。
   
    秦曉斌:由於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所以A股市場出現大幅下跌,一方面由於是對國際救市能夠起到效果,國外的很多投資者持懷疑的態度,另外在節日期間,像國際的大眾商品,比如説石油、有色金屬出現大幅度下跌。
   
    程文衛:國內股票從今天來看,實際上絕對下跌幅度不是很大,融資融券這個消息從某種程度上化解了國外股市下跌對國內的影響。
   
    喻猛國:今天全部跌破,下午剩下一個棉花也跌停了,今天成交量,很多品種沒什麼成交量,可能下一步還有一個空間。
   
    喻猛國:期貨跌停反過來有色金屬價格會暴跌,今天實際上價格下跌。今天比如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了暴跌。
   
    主持人:我們看到融資融券事件,本來是對中國A股重大利好,但是出現下縮,是因為利好不夠好,還是因為深度打擊中國投資者的信心。

    王松奇:也許兩者都有。從今天股市大跌大家可以看出,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期望更多,在今天開市第一天,大家沒有看到希望的,希望決策層給的利好多一些,需要有一套組合券,融資融券是好,是將來才起作用,由於門檻比較高,起多大作用不知道,所以我認為這反映了投資者的失望情緒。

    主持人:您認為政府會不會有配套的政策&&?

    王松奇:我想應該有。

    主持人:如果有可能是哪些政策?

    王松奇:&&什麼政策,我們現在無法預料。但是現在對中國股市是什麼東西,如果把最重要的解決了,實際利好就出現了。我個人認為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説,最大的懸念仍然是解禁限制問題,如果解禁限制更嚴格一些,這對中國股市是利好。

    主持人:目前融資融券風險可控,不會出現大規模賣空,這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機制上?

    王松奇:對於融券,什麼人能接受股票買賣,這有門檻,一般人做不了。另外在什麼樣的資金實力情況下,借多少券來賣,另外這個結構如何調整,什麼形勢,要根據證監會的形勢。下面有交易所,對全國的券商有直接的影響,可以根據形勢做出相應的規定,這是完全可以操控的。

    記者:也有很多國外的經濟學家説融資融券賣空,這是中國A股沒有見過,可能會導致跟風拋售。

    王松奇:我個人認為在中國不會。

    記者:還是有機制來監管。

    王松奇:中國好多事一個電話會議就能解決。

    主持人:融資融券不會引起市場恐慌。我們知道在成熟的資本市場,融資融券佔到資本市場3%左右,您覺得在未來的中國,是否跟國際市場保持一致?

    王松奇:應該能做到。因為中國政府對於市場,對於整個經濟調控能力相當強。我們只要設定一個目標,基本有辦法達到這個目標。

    主持人:中小投資者很難達到融資融券條件,電視機前很多投資人看我們的節目,他們抱著什麼心態看待這種融資融券?

    王松奇:資本市場單邊市場缺欠,這個東西只要推出,對中國市場從長期看就是利好,中小投資者怎麼運用利好,就要交給專家,達到融資融券門檻的規模就可以做。你參與其中就可以了,不要自己不懂,以散戶的身份去做,你也達不到,利用不到這個機制。所以就想法怎麼躋身於這個機制,邁過這個門檻。

    主持人: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我們監管部門推出這個政策,到底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是現在因為全球市場的情況,所以我們提前用這個政策。

    王松奇:兩方面因素都有,全球市場都不好,中國資本市場也不樂觀,需要有一種刺激。第二,從長期看,需要彌補資本市場的缺陷,應該有這個東西,什麼時候&&,那是一個時機選擇問題,這個東西一定要出,所以現在出來了。

    主持人:謝謝王松奇老師。

    左小蕾:美國經濟受到影響,從官方預期是説會下降到1%,很多市場層面的預期,可能要負增長,要衰退,日本經濟已經衰退。所以亞太其他很多國家出口已經出現逆差。

    左小蕾:13億人的消費市場,一定是一個多層次的消費市場,有些低層次消費從收入增長角度來入手。

    李蕓:它不僅僅是一家大型房産公司,也是德國聯邦以及聯邦州,從事財産管理的公司,這家公司一旦倒閉,造成其他銀行和保險公司接連受損,媒體也説,一旦這家銀行倒閉,德國金融市場將發生地震,因此會影響歐洲意義相關領域。該銀行到2008年底資金缺口,也可以避免德國和歐洲金融界出現危機。他們也普遍&&認同,德國儲蓄聯合會&&,希望政府採取救助措施。

    默克爾:我們要對存款人説,你們的存款是安全的,我們要保證這一點。
 
    劉舸:在過去一週的時間裏,歐洲整個金融形勢出現危機,迫使政府大規模的注資國有化。這些拯救行動都是成員國各自為戰,或者幾個國家臨時組合在一起的行為。面對這樣的情況,薩克奇召開小型的金融峰會,希望找到應對金融危機的辦法。法國希望歐盟能夠效倣美國的救市計劃,組建一個歐盟救市基金,聯手組建金融市場,但是遭到德國和英國的反對,德國英國主張,應對金融危機還應該由成員國各自承擔責任,會後達成一致各國各自面對危機,但是應該相對協調。無論是救市還是互相協調,還沒有進入狀態,這主要是歐洲的政治結構原因,歐盟畢竟由27個主權國家組成,成員國之間的情況各不相同,成員國想到如何保全自身的利益。
   
    主持人:我們看到歐盟態度發生改變,之前歐盟對美國救市反映冷淡,現在出現積極信號,是不是因為一方面政治壓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火燒到自己家門口。

    王松奇:有道理,先前對美國的冷漠,主要怕美國讓他們拿錢。只有日本拿錢了,歐盟體不願意拿錢。現在為什麼積極了,看到美國這場金融危機反映傳染的嚴重性,又在歐盟經濟體中做出一些協調行動來防患于未然,危機沒有完全爆發的時候,盡量地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

    主持人:我們看到積極的態度轉化成為行動,各國已經開始向銀行金融機構注資,我們看到政府投入的金額接近千億美元,是否是一個開始?

    王松奇:應該是這樣,將來風險暴露有多大也不知道,好多信息不太透明。

    主持人:歐洲的地産泡沫比美國還大,只不過泡沫沒有完全看到歐洲的危機帶給他們經濟的打擊。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王松奇:有些不同,我到美國進行考察,美國是房地産泡沫最大的國家,在次貸原生金融産品之上,又出現大量衍生産品,所謂次級貸。在衍生産品上,沒有美國放得多。衍生産品沒有美國做得好。

    主持人: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四國能不能代表二十多個成員國?

    王松奇:代表不了,救市行動需要各個國家財政拿錢。比如説歐盟,有一個歐洲央行,要財政拿錢,是27個主權國家所有,步調不一致,窮富不一,受不兩金融資産影響程度不一樣,要誰拿錢,怎麼拿錢,如何救,將來誰是最大受益者不一定,所以很難拿出救市基金。

    主持人:這還需要一段時間,很難意料。目前看到的救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緩解華爾街面臨的壓力。

    王松奇:對華爾街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要對歐盟經濟體本身在降低金融風險上,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主持人:這些救市的錢怎麼用,是政府出錢買銀行的不良機構資産,歐洲的錢也是這麼花嗎?

    王松奇:主要解決困難機構的問題,包括對它進行注資,這輪金融危機的解決,正在出現一種新的現象,好多機構因為接受了大量的政府注資,從某種意義上變成國有化,是政府回歸的過程。

    主持人:現在歐洲美國都在救市,全世界股市都在下降,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看到股市復蘇現象出現?我們要等多長時間?

    王松奇:誰也説不準,我們到美國訪問,和美國頂尖專家進行交流,普遍看法是明年第四季度。

    主持人:在明年第四季度之前,我們中國股市能不能像經濟學家預言的,只要政策調好,就是最好的股市。

    王松奇:有可能,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一直非常好,我們還有10%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説明實體經濟非常健康。第二,中國的金融體系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金融體系之一。第三,銀行系統,在今年上半年是全世界最好的銀行體系,我們普遍盈利在60%以上,這是非常驚人的。第四,我相信中央決策層會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一些強有力的措施,解決現在投資者信心不足的問題,解決中國資本市場成長缺少動力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也都認同您的判斷,謝謝王老師。
   
    向威達:比如説信用卡消費,有一些衍生品,這些業務有沒有問題,還有待於觀察。如果就目前看,我感覺美國房地産市場會繼續下跌,可能還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華爾街有一句名言,不要抓正在往下掉的刀子。

    主持人:我們繼續請教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所長王松奇。中國的股市有可能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如果要實現這個願景,我們會遇到哪些障礙?

    王松奇:從短期看,最大障礙是解禁問題,這個問題是懸在投資者頭上的劍。有些企業捆綁上市,業績非常差,現在股票已經到這種程度。如果它解禁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去為它買單,投資者信心不足,也不願意這樣做,所以必須想出辦法。

    主持人:有些人專業人士説中國這時候應該去華爾街買資産,還有一些人認為外匯儲備來之不易,是我們的辛苦錢,不能輕易去動,應該鼓勵企業去投資抄底,您個人覺得這個時候是否適合我們走出去?

    王松奇:這是走出去的好機會,中國經濟三十年來,最大的成功經驗就是融入全球化。走出去關鍵在於投資方向是什麼,門不能走錯。現在走出去,按照有些人的建議,投資華爾街的金融機構投資不成熟,第一,美國次貸危機沒有見底。和美國經濟學家談,他們都説我希望我知道,實際他們不知道,那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去這個無底洞肯定不行;第二,中國的金融機構沒有做好職業經理的人才儲備。小股現在買也吃虧,所以走出去的主要含義,就是參與或者收購,或者投資于國外的資源型企業,解決中國實體的能源供給問題。

    主持人:投資是企業自身嗎?

    王松奇: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只要有能力國家都應該支持。這些年我們國家也很支持。

    主持人:雖然有一些風險,但是這些風險不應該阻擋我們向海外拓展的步伐。央行有一個態度,要和金融機構一起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這種態度背後,您覺得央行是否會支持走到國外去?

    王松奇:這個信號不是局限于企業走出去,表明央行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是舉足輕重的央行,因為手裏有1.9萬億的外匯儲備,我們有這樣説話的份量,也有這樣的責任,可以在政策協調上,在維護國內金融體系穩定上,把自己事情辦好上,通過這些方面作貢獻。

    主持人:您怎麼看招商銀行收購美國銀行股權的事情。

    王松奇:現在由於投資境外金融機構,香港從理論商業算境外,現在都吃虧了,也引起一些非議,甚至對某些投資單位的影響,次貸危機不確定性太大,沒有哪個機構能算出出這個事件。所有投資機構,投資不是短期的財務投資,是戰略投資。所以短期虧了,應該從長期眼光來看,將來可能有消費投資。

    主持人:溫總理説我們中國13億人口大國,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對全世界最大的貢獻。中國企業到海外拓展,這是不是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經濟做好前提條件。

    王松奇:應該也是。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金融危機衝擊汽車産業 2008-10-17
直擊華爾街風暴 2008-10-16
[直擊華爾街風暴]金融危機正威脅實體經濟 2008-10-16
[直擊華爾街風暴]危機過後,世界汽車産業出現新格局 2008-10-15
[直擊華爾街風暴]我國受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是最小的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