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暴利時代終結”阻力在哪
    2008-08-07    易憲容    來源:新京報
    2008年全國各地一路狂漲的房價開始出現分化,在一些大城市率先出現了下跌;由於對未來房價預期的改變,消費者開始了對房市的觀望,房屋銷售市場交易量開始萎縮。在中央採取貨幣、土地等各項綜合性政策之後,在長達10年的房價上漲之後,“房地産暴利時代終結”的言論開始出現。
    從2007年開始,中央政府認識到房價高漲的嚴重性,&&了房地産的信貸管理、土地、稅收等政策,特別是對房地産投資與消費的嚴格區分,增加房地産投資成本及准入門檻,嚴厲打擊炒作等。但就目前情況看,這對房地産市場的衝擊,所影響的範圍仍然有限。今年上半年國內房價漲幅度有所放緩,但仍上漲10%。房地産市場價格理性回歸還是遙遠的事情,結束房地産市場暴利時代還言之尚早。
    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居民需要大量的住房,另一方面,房地産市場又有大量的住房無法銷售出去。按照一般的市場法則,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産開發商一定會把房價降低到絕大多數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房價水平上,讓絕大多數居民進入房地産市場。這樣,絕大多數民眾的住房需求(即房地産開發商的“剛性需求”)滿足了,大量的資金回籠也解決了房地産開發商經營問題。房地産市場供求矛盾也由此化解,但是這樣的好事為什麼沒有發生?也就是説,市場供求法則為什麼在這裡失效?
    關鍵的問題是,房價的高低不僅決定房地産開發商的暴利水平,也決定了地方政府的GDP增長速度和土地財政的多少。當房價水平降低時,房地産開發商的暴利空間壓縮了,但地方政府的GDP增長也放慢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減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産開發商及地方政府豈願意讓房價調整到絕大多數居民有購買力的水平上?
    很明顯,現在房地産開發商就是在與住房消費者對賭,就是在與政府的房地産政策對賭。在房地産開發商看來,當房地産開發商不賣房子影響到當地政府的GDP、影響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時,政府豈能不救房地産?因為,前10年的房地産暴利早就為房地産這個行業積蓄了對賭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不少地方房地産市場僵持局面的根源所在。
    但是,市場內在因素、政府房地産政策精神基本上已給國內房地産市場發展設定了方向與趨勢,儘管短期內一些房地産開發商可以與住房消費者對賭、與政府房地産政策對賭,但是他們想出現政策的逆轉已不可能。
    可以説,只有讓當前的房地産政策一個又一個落實下來,才能讓房地産市場的價格全面理性,才能讓房地産市場的暴利模式逐漸改變。但是,即使這樣,目前國內的房地産市場離公平公正的市場還很遠,政府還得通過盡快推出公平公正的物業稅或不動産稅、推出住房閒置稅等稅收政策來平衡房地産市場利益關係,來讓中國每一個民眾真正分享發展成果。到了那個時候,房地産市場價格才能全面理性回歸,中國房地産市場暴利模式才能真正終結。
  相關稿件
説房地産暴利終結,早了點吧 2008-08-07
仲量聯行:今年全球商業房地産直投下降41% 2008-08-07
房地産不會出現“V形反轉” 2008-08-06
房地産市場不具備救市前提 2008-08-05
房地産業漏稅“漏”出三點真相 20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