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社會保障“上海口味”保姆進入乾枯期
    2008-06-18    作者:謝克偉    來源:市場報
  本報訊  適合“上海口味”的新保姆很可能出現斷檔危險。據《新聞晨報》報道,長期服務於上海家庭的江蘇、浙江保姆人數在大幅度減少,並已進入乾枯期;近年來進入上海最多的安徽和四川籍保姆,如今人數也在劇減;而源源不斷進入上海保姆市場的河南、河北、東北保姆,暫時還不能為上海家庭所習慣。
  業內人士指出,江蘇、浙江等地保姆一直是上海保姆市場的生力軍,然而,由於擇業面日趨廣泛,保姆紛紛退出保姆市場,改入工廠或從事商業服務領域工作。據悉,現在滬上所謂“員工制”的家政公司,都沒有為保姆繳納社保費,這無形中讓很多保姆缺乏歸屬感。
  “新加盟公司的保姆多數是河南、河北、東北籍人士。蘇、浙兩地已沒有新保姆加盟,安徽、四川籍新加入保姆行列者也屈指可數。”陽光寶貝母嬰護理中心總經理唐軍介紹説。然而,很多上海市民對此&&較難適應,不少僱主認為長期雇傭江蘇等地保姆後,突然換其他地方的保姆,菜的口味變了,生活習慣也有差異,很難適應。
  很多家政公司呼籲,盡快理順家政市場,並&&相關的扶持政策。家利來家政公司總經理夏君希望,盡快成立家政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建立和完善保姆的社會保險制度、僱主保險制度等,改變目前家政公司紛亂的用人規則、薪資支付方式,讓上海保姆市場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相關稿件
調查:“保姆荒”緣何而起?[圖] 2008-02-25
如何面對城市保姆荒 2008-02-18
留京過年保姆掙錢多 2008-01-18
江蘇省50萬隻越冬珍禽有了“氣象保姆” 2008-01-07
北京80條熱線應對春節“保姆荒” 2008-01-02